周日,带浩浩去中大码头的广场打球。太阳晒得热烈,不过浩浩一点也不在乎,开心的抛着皮球。玩了一会儿,让浩浩休息一下,喝点水。我们坐着树荫下休憩,浩浩说要吃东西。我就在背包里搜出一包开心果,这是浩浩很爱吃的。以前从来不给浩浩吃零食,本身我自己不爱吃,所以也没买给他,觉得零食都是没益处的,也早早给他建立一个不吃零食的好习惯。现在是周末带他出来玩才带点吃的去,但都是比较有益的,例如刚才说的开心果,或者果皮丹,山楂饼,巧克力,或者牛奶,水果。
* F: \/ f; `- U* Z- Q! T6 c# B) j* Z$ k3 B+ Q p+ w
我拿起一颗开心果,一边剥,一边说话。 浩浩:“我要第一。” 我:“不可以。” 说着,已经剥好了,我就递进自己嘴里去了。浩浩在一边本来眼巴巴的看着我,以为我跟他说笑的,以为我会先给他的,结果不是。“哇”,他哭起来了。 我:“妈妈不是教过你,有东西吃的时候,先给大人吃吗?如果有爷爷奶奶在,就爷爷奶奶第一,爸爸妈妈第二,你最小,第三。” 浩浩(哭着):“不要,我就是要第一。” 我:“你是最小,不能吃第一。我教过你,弟子规你也学了,做得不对的话,你还哭啊。那你继续哭,再哭就没得吃。”3 d& S) Y5 y! S; G
8 j. \3 Q+ u% y7 w1 X( e3 u7 I
弟子规是浩浩喜欢读的,里面的德育教育,孝为先,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我很喜欢。给一直以来,在我的观念中,养育一个孩子,不在于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在于给孩子创造丰富的精神粮食,而德育教育,把孩子的品德教育好,拥有好的品格,行为习惯,比其他事情都重要。循着这个方向,我教给浩浩如何尊重孝顺大人,如何礼仪接客待人,如何广交好友,如何养成好性格。这些努力,算是有所小成就,他平时的表现还可以,是大家眼中是一个有礼貌的乖孩子。
" ? `" p# d$ M5 \+ g9 y: Q# m$ {% t6 l" Q) G G$ `: K; M
刚好在前一天中午跟公司同事吃饭的时候,说到了现在的孩子们是怎样的。一个总结:自我为中心,说到了某个孩子,吃饭的时候,自己喜欢吃的,不管他人,不仅要吃第一,还要自个儿全吃了去。甚至,啃了一半就扔了,再继续去啃。而家长呢,不管。我直言,这个,不是孩子的错,是父母的错。父母不教,顺着孩子自己喜欢去,能责怪孩子吗?孩子这么自我,更加不要提到弟子规去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日常饮食起居中,要尊重长辈,吃东西要请长辈先用,就座时要请长辈先坐下,走路时要让长辈先走),如果父母有灌输这个思想给孩子,孩子还会那么自我吗?这样的孩子,已经比比皆是,只因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呵护备至,啥好吃的不留给孩子,孩子怎么吃不要紧,只要孩子爱吃,就让人欢喜了。 ?2 i* \# u5 o1 N
5 D% x. q" G! u! _3 Z& K2 D
我不会这样。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后是不懂孝义的,自我的,这样的孩子,养了等于白养,徒增伤悲。这回,给浩浩教育正是时候。我毫不退让,我的教育需要达到目的。他哭,我让他哭够去。让他想清楚再说。见我不退让,浩浩开始知道是他要退让。) J* ?. ~ S D% |0 D: o9 k' t. X
) x$ _( `$ N5 {1 Q/ S) ^5 m4 L
浩浩:“我不哭了。” 我:“那好,有东西吃,先给谁吃?” 浩浩:“我刚才没听到。” 我:“好,我再说一次。有东西吃,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最后才是你自己。来,我再问你,有东西吃,先给谁?” 浩浩:“先给大人。有爷爷奶奶在,要先给他们。” 我:“对了。那刚才第一颗开心果,妈妈先吃,你还有没有意见?” 浩浩:“我再哭就没得吃了。你吃一颗,我吃一颗。” 我:“好,那我现在剥一颗给你。” 吃了这颗,我再剥。 我问:“这颗给谁?” 浩浩:“给妈妈。” 我:“对了。你要记住,你是最小,要吃最后。没有爸爸妈妈,何来有你?” 浩浩:“爸爸跟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我不知道在哪里呢。我是从你肚子里挤出来的。” 我:“妈妈生你很辛苦的,所以你要孝顺大人。你要记住,有客人来我们家,你有东西也是要先给客人,你自己最后。”
. v3 `4 N; p/ p- b0 ~: a 其实这点他做的还不错,有客人来,他是先分东西给客人,他自己最后,这次我是乘机给他做强调的。 就这样,给浩浩上了一次课。我们一边说,一边吃,我一颗,他一颗。我规定,只能吃十颗。吃完,他自动停止了,不闹我继续要。袋子里还剩下不少开心果。浩浩说:“这些留给爸爸吃。”这就对了,还把他爸爸记着,没有把剩下的都闹吃去了,虽然这是他喜欢吃的东西。/ V& b$ P9 G. `- k
- W- r+ S! r( O4 _: Y, x* X$ r
孩子的教育,任道而重远。 . {8 e# _( ?- P$ L0 O% `/ l# V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