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0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阳爹 MW12213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1-06-17 
帖子
153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8:4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新政
  国内叫停婴幼儿食品添加牛初乳

  其实在国外,对于牛初乳用于婴幼儿配方产品就一直十分谨慎。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6个月婴儿。然而,此前国内对于“牛初乳”的使用,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

  近日,卫生部在函复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牛初乳类产品适用标准问题时,明确表示“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并设置即日起至2012年9月1日为过渡期限,在此期间符合规定的产品在保质期内可继续销售。“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长期食用牛初乳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国内外科学研究较少,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称,牛初乳对婴幼儿来说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所以,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

 牛初乳:对儿童发育不利

  营养构成并不利于婴儿

  据有关方面解释,叫停牛初乳原因在于两点:一是牛初乳与常乳差别很大。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牛初乳的营养组成和普通牛奶不太一样,特别是乳糖、蛋白、脂肪的含量搭配很不平衡。对于刚出生的婴幼儿来说,消化吸收等生理机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过早摄入牛初乳,对肝脏、肾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消化负担。而且牛初乳中不含钙、磷等婴儿所需的营养元素,仅仅是免疫球蛋白、生长因子的含量很高,这样的营养构成,并不利于婴儿的发育成长。

  工艺复杂难以保证

  其次是工艺上难以保证质量。“牛初乳是母牛前三天产出的乳汁,到了第三天,牛初乳中所含有的免疫因子就比较少了,活性也大大降低。牛初乳本来产量就比较少,为了保证免疫因子保持活性,保存比较困难,在加工上也不好操作。所以为了审慎起见,卫生部叫停牛初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王丁棉向记者说道。

  可能含有激素不利儿童发育

  当初很多人认识牛初乳多源自于商家的广告,宣称牛初乳中富含5种免疫球蛋白,其中IgG的含量最高。而人体初乳中,IgG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牛初乳中IgG的含量却高达8%~25%以上。免疫球蛋白对于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和酵母菌都有良好的防御作用。但仅靠这样一种量的比较和观念上的理解,就认为补充牛初乳能够提高婴幼儿的免疫力,缺乏科学数据支持。暨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傅亮主任表示,免疫力方面的研究是很复杂的,现在只能说免疫球蛋白IgG可能会有功效,但还未经科学证实,暂时没有定论。“主要是生产厂商自我炒作,个人认为牛初乳中的免疫因子并不会起太大作用。”王丁棉也这样说道。

  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牛初乳中可能含有的激素会对儿童的发育产生不好的影响。傅亮说:“牛初乳是不正常情况下产生的牛乳,其中可能含有激素,对婴幼儿会有一定副作用。成年人以牛初乳作为天然药品是可以食用的,但对婴幼儿,六个月以上的小孩也不建议喝牛初乳。”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宝宝生日
2012-02-14 
帖子
1473 
某些部门的话一天一个样   谁知到下次又要说什么    真是不敢再相信他们
阳爹 MW12213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1-06-17 
帖子
15319 
婴幼育儿
回复 辣妈思密达 的帖子

信不信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管总比不管好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牛初乳禁入婴儿食品 昔日“免疫之王”9月出局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