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火:上火是中医和民间说法,现代医学解释是炎症,多由各种细菌、病毒侵袭机体,或由于积食、排泄功能障碍所致。小儿脾胃功能还不健全,而生长发育很快,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如果饮食不合理,再加上夏季孩子体内的水分流失过多,就易引起“上火”。为什么儿童容易上火? 孩子上火,炎症所致。“火”有实有虚
之分。 实火 以下症状都属实火,症状重,来势猛,宝贝上火通常属于实火。 【心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 【脾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肝火】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胃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大便干燥。
虚火 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等属虚火。老年人和身体瘦弱者多虚火。 【宝宝口舌生疮】宝宝上火后大都会出现口角糜烂、干裂、嘴唇起疱疹、口腔黏膜及舌头溃疡等症状。 【宝宝大便干结】有的宝宝上火后会引起便秘,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宝宝眼屎增多】宝宝眼内分泌物增多,尤其是早晨起床时可见眼角有眼屎,过多时会粘住眼睑。 【宝宝皮肤干燥】宝宝肌肤稚嫩,如果长期呆在湿度过低的环境中,皮肤很容易变得干涩,甚至发生皲裂,宝宝的毛发也会因此变得干枯无华或脱落。 【宝宝腹泻】宝宝的消化系统比较娇弱,一旦上火就容易发生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大便酸臭、肛门发红等症状。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含丰富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宝宝出生后最好母乳喂养,可提高抵抗力,防止上火。妈妈要合理膳食,保证充足奶量。 2.培养良好饮食习惯:营养均衡的同时,培养宝宝爱吃蔬果的习惯,蔬果富含维A和C,增强免疫力,防止上火。控制零食,不要吃易上火食物。 3.保持合适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在18~22℃左右,湿度在55%~60%左右,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可防止宝宝皮肤及鼻咽腔黏膜干燥。
4.选好配方奶::许多吃牛奶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宝宝出现了“上火”症状,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在营养专家的指导下选用配方奶,多喂白开水。
5.保证睡眠:宝宝睡眠好,既能促进生长发育,又可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因此,妈妈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
6.多活动:天气好可多带到户外活动,促使体内积热发散,提高抗病能力。 7.合理添加辅食:对4个月的小宝宝要适时添加辅食,6个月后,除母乳喂养,还应合理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果等,可预防上火和便秘。 8.规律排便:帮宝宝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可以及时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9.自制药茶:可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天天多次饮用,对预防上火有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