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年夜饭晓本烘培便所餐厅渔公渔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87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欢欢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1-01-31 
帖子
24561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0:5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zyj0523066 于 2012-4-10 10:31 编辑

【还能吃啥?之二】破皮鞋做明胶加进果冻和酸奶???
【还能吃啥?之一】又开始纠结了,奶酪原来也含氨,还能不能给宝宝吃呀!
我前些日子开始给宝儿吃的儿童奶酪,如今新闻又爆出了这个:
美企曝奶酪巧克力都含氨

“粉红肉渣”将美国搅得“鸡飞狗跳”,如今事件又升级了,肉品行业的多家企业称他们受到不公平的“攻击”,奶酪、巧克力以及烘焙食品“都有问题”。把这些行业拉下水的就是氨。报道称,因刺激性臭味而闻名的氨,其实添加在很多食品中是常见的。卡夫公司承认,其产品中也有使用少量氨化合物。
肉品行业相关公司就指出,其实氨化合物在烘焙食物被当做膨松剂使用,奶酪中用来控制酸度,有时候在巧克力中也有使用。
报道指出,其实在高科技的食品生产中,使用少量的氨对于专家们来说很常见,如今这个鲜为人知的领域正在面临压力,向有所担心的消费者说出更多真相。
卡夫食品公司就在其产品中使用少量氨化合物。不过,卡夫并不愿意透露具体其哪个品牌中含有这类化合物。卡夫新闻发言人称,“有时候,一些化学成分听起来比它们实际使用要复杂得多,在将牛奶制作成奶酪时,会加入少量的氢氧化氨以帮助最终制成成品”。
专家说法
氨为加工程序中附带,含量不可过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在我国氨是许可使用的,不过是当做食品添加助剂。食品中的氨并不是故意添加,而是在消毒等加工程序中附带的。在我国,氨作为食品添加助剂是合法的, 而且人体里本身也会有氨。但是,范志红说,氨在食品中的含量不能太高,否则将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她表示,并不赞成在食品中添加氨,因为添加太多的氨会破坏维生素。
       据说,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等。
       我真是很无语,还有啥能吃???大家都来说说,这个奶酪还能给宝宝吃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2-06-19 
帖子
237 
是呢,我也看到这新闻了,这孩子生出来都快没得能吃了
欢欢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1-01-31 
帖子
24561 
吃在京城
蓝尾妖精 发表于 2012-4-8 15:32
是呢,我也看到这新闻了,这孩子生出来都快没得能吃了

真是呢,还有安全的没
合格团长编号:MW12307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08-10-18 
帖子
31823 

招财进宝

看这些新闻之后啊就更觉得孩子活着真不容易啊
欢欢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1-01-31 
帖子
24561 
吃在京城
kexin@bj 发表于 2012-4-10 12:54
看这些新闻之后啊就更觉得孩子活着真不容易啊

是呢,真是,步步惊心
欢欢妈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宝宝生日
2011-01-31 
帖子
24561 
hp123456 发表于 2012-4-10 15:36
少吃 要是细看那些东西都不能吃

是呢,唉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又开始纠结了,奶酪原来也含氨,还能不能给宝宝吃呀!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