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报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在这里跟大家起分享。
) {7 g' i( O1 R$ y" T9 v# a家庭教育被应试绑架成帮凶 2012-05-03 09:24:13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近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行的一次教育沙龙中,杨东平批评了家庭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反教育现象,认为整个家庭教育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成为应试教育的帮凶。 中国孩子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被学校和家庭毁掉 杨东平认为,家庭教育具有独特的重要功能,不可替代。他说,孩子个性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主要是家庭的功能,只有父母才能“一对一地、深入地、无微不至地观察、发现和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提供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基本教育,一个教师面对四五十个孩子,不可能像家长那样细心地观察孩子每天的变化。“所以,西方的学校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孩子甚至没有太多时间睡觉。杨东平说,中国的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可以不顾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弃了做人的基本教育。只有当孩子失去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后,家长才会痛苦万分地反省:在孩子的健康和分数之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前者。 “中国的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可惜有很多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逐渐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杨东平说,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 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家长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杨东平说,“他们所要改变的主要就是一些不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他希望家长们淡化分数竞争,破除名校崇拜,不要被“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些奇谈怪论所迷惑。 在中国的家长,尤其是城市的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的恐慌,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输在起跑线上。 “我们今天的儿童正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时期。”杨东平说, “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一个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才是重要的。”杨东平说,“我们今天的儿童不能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确实有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 很多名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成为名人 著名作家老舍对子女的要求:一是粗通文墨;二是有一技之长;三是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这些要求是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杨东平认为,教育的一个非常基本的价值,是帮助一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评价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他提供了两个标准:一是在小学的时候,如果他能够与书为友,也就是说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教育就完成了一半,“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二是在他高中阶段形成了独特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如果实现了这一点,他的教育的另外一半也成功了,他就会主动学习”。 杨东平说,如果一个年轻人在选择大学时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又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败。
- `9 K/ @. n" [5 B! f2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