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72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28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4:5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先来做个小测验,唤醒你对色彩的认识,认清你的制装和美容的习惯,每一道问题都和色彩有关。

1.您买衣服是选 ①款式和颜色。②质料。③ 配衬自己的衣服。④赶流行?
一般人穿衣服当然是选自己喜欢的样式和颜色,会穿的人则进一步考虑到样式是否合自己的体态和身分等;更考究的人还要样式与颜色,甚至衣料的质感搭配得宜。但是几乎没有人想过衣服的颜色是否适合自己的肤色,于是别人看到的只是一件漂亮的衣服,而没有看到漂亮的人或根本没有看到人,甚至有时把人显丑了。结果衣服失去了它最大功能棗使人漂亮。

2.穿某些颜色的衣服,看上去死气沉沉,化妆须要浓艳些?
是的,比方说,有些人穿上黑色衣服,会显得比较阴暗些,因此,在化妆上下功夫,用深浓的腮红,口红来带出红润的脸色,事实上,穿了错误的颜色,即使用对了化妆色彩,看上去仍然欲振无力。


3.是不是每种服装色彩或化妆色彩都使你看起来很出色?
这题的答案永远是否定的。只有你自己的一组色彩会使你出色动人。等到你充分了解自己的色彩后,你会有超过三十种的色彩供你搭配选用。这组色彩会节省你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你再也不会买错东西。说来奇怪,这个色彩的新观念是有传染性的,会影响到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人人会惊奇于你的转变,诧异于你的娇艳如花。


4.不论何时,你都可以给别人一个最佳的第一印象?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无论是服饰的搭配、化妆或发型都可因场合、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比方说,上班的洋装加上丝质的领巾或腰饰,淡雅的化妆配上较浓的眼影和腮红等。学习到用色彩变化和首饰等小配件来表现出你的形象和身份。


5.你有满橱的衣服,却没有一件衣服穿得出去?
不,应该打开衣橱,顺手拿出的衣服,加上适当的配饰,就可以适合你的需要。其实,只要了解自己的色彩,你再也不会因流行或其他原因而冲动地买下不适当的服饰。您学了四季色彩学之后,会节省大量的金钱,你有你自己的一套置装计划,你所购置的衣饰全是你的色彩,每件都能巧妙搭配,你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用多余的钱去装潢你的住所,学习新的才艺。


6.购置衣服时,是否有一定的方向,也就是说,知道自己的需要?
当然要有一定的方向,你应当了解自己的衣着个性,最适宜的款式和搭配。而大多数的人都是漫无目的地一家接一家的闲逛,直到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为止,时间上真是太大的浪费。


7.如果你的头发需要染色,你能选出最美的深浅色彩(即色度)来吗?
只要细心体会,你就具有这种能力。并不是灰白的头发染成黑色就好了,而是其选择最佳的灰黑系列,有些染剂带有红光,有些则带有蓝光。中国人如今也流行染发,灰白的头发加上适度的染色,看上去会年轻有精神些!


8你对自己的妆扮很兴奋吗?
你应该如此,不论发型、发色、脸部的化妆、首饰的配戴、衣服的款式,甚至袖长和裙长、丝袜的配色、鞋子、皮包的选择、指甲油的色彩,都应当使你受之无愧地接受别人的赞美。

您的答案理不理想?如果不甚理想,那么最重要的是您自己,是否能接受色彩的新观念,请打开心胸,接受这些新观念。信心十足地表现出你最出色的整体美。
这首先是注意色彩对你皮肤色调上的效果,要知道你不是判断色彩的好坏而是判断色彩对你的变化。适合的色彩:
①使你的脸色发亮,强调你的肤色。
②减少皱纹和阴影,带给你健康红润的脸色
③你的脸孔会突出成为主角,而色彩只是一种陪衬。
不适合的色彩:
①使你的脸色苍白、蜡黄,甚至肮脏的。
②强调你鼻器到嘴角的法令纹、黑眼圈及斑斑点点。
③增加你的年龄,这些色彩会太抢眼,成为主角,把你推到配角的地位。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14 
平时素色比较多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帖子
508 
爱美一族
我还是喜欢黑色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唤醒你对色彩的认识,认清你的制装和美容的习惯 您对色彩知多少-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