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63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桥林

一年级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09-15 
帖子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1:5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子不教,父之过”,为人父母,应该给孩子的教育你都做到了么?来看看以下这几点,就知道自己做的合不合格啦!
3 I- `3 l% t8 R2 K  s% d$ B5 a ( S; j& s/ ^; y" b3 Z
/ J! a7 J7 z& y
1.语言教育6 L' ?" l5 R5 a) S: p
婴孩一出世,最迫切需要学习的,就是语言。生下不久,父母一抱上孩子便对他说话,其实就是教他语言。学习母语,对一般孩子来说,都不成问题
- t( i% g1 Z- k. {* ]7 p6 ]4 f+ _9 Q! J0 W- @5 Z( N1 D
正常的孩子,不到6周岁,都能运用母语应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状况。除了母语,孩子还应学一门外语。因为语言是一种很奇怪的能力,愈早学习,学习的效果愈好。晚学,不只是辛苦,而且很难学好。还有,对幼年孩子来说,同时学习多种语言,不会互相干扰。对孩子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外来语。另外,孩子学习语言,对他来说,是游戏,不是功课。
) [1 x: A! R" ?: O% Z9 a! H$ }
7 Q1 R8 H4 @* @2.生活教育
  L$ e9 z! Z( B6 o% }孩子要长大,最后要成为能独立生活的大人,因此,在童年的时候,多认识不同的人生,就不是哲学上的考虑,而是实际上的需要。“我长大要做什么?”这一个问题并不困扰著孩子,孩子认识人生,是从看电视卡通和电视连续剧,讲故事和连环漫画开始。故事中的主角(英雄或者美丽的公主)就是孩子最早认同并想模仿的对象,而主角的冒险经历和神奇遭遇,就是孩子最早想要体验的生活。
0 R8 J( N2 G: l3 }; b+ ]* j9 r. B5 e+ s: O1 ?( ?# j  j1 m; j
孩子上了学校,课本上的大人物,伟大的科学家、伟大的将军、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政治家是他们另一个并想模仿的对象。  s: Y# t! Q; e' {
- H7 F9 [) B4 \$ ^* i4 X) g
当孩子向往的目标锁定于有限的几种之后,对他自己,挫折将多于鼓励。显然,父母有责任告诉孩子:人生之路百条千条,条条道路认真走下去,路上都有许多动人、感人之处;所谓“行行出状元”就是这种意思。尊重别人的选择,努力于自己的方向。只有人生认识广泛的人才有这样胸襟。+ F$ n, e" T( @( N! t

- {5 l) z; b: D3.品格教育1 k. p3 M4 D2 n  k% p$ Z
怎样和自己相处,怎样和别人相处,怎样和环境相处,这是做人。事情要怎样进行,才容易达到目标,这是做事。懂得做人做事,他愉快,别人也愉快;相反的,不会做人做事的,他难过,别人也难过。和自己相处困难吗?当然,许多大人到老都不懂得怎样和自己相处;不但讨厌他,自己也不喜欢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示他不能和自己相处。和别人相处得好也不容易。动作、说话少考虑别人,多考虑自己的,在大人世界里处处可见。! m, ~3 V9 V7 N0 J; H" f
1 f/ G0 w" v! a, R' @
这种人也许不讨厌自己,但是别人肯定讨厌他。和环境相处得好更不容易。因为环境有所抱怨的话,不会马上反应,不会马上给你脸色。; U2 R7 I$ D7 ?9 n1 x

* r+ d6 j  Z* J, T: `" H当你发现环境不高兴的时候,你差不多没有时间后悔了。随便丢垃圾袋,随便砍掉一棵树,不节省用水,不节省用电,不节省用纸……都是和环境作对的行为。人和人在一起,游戏或者工作,都不免有冲突。什么时候坚持己见,什么时候让步,怎样让步,让多少,这是很难的决定。做一件事情,如果纯粹只是一个人的,不妨埋头苦干。不理别人。但是一牵涉到别人,你就要考虑别人怎么想、怎么讲。这些都是做人做事困难的地方。做人做事的问题,随著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困扰著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教导孩子学习做人做事。
8 E' U+ D" ~: @/ w
# e+ G5 E* }3 y# D8 R4 w4.知识教育
5 w# W' B5 _  R- p7 |+ r" \- m孩子所有能接触到的人、物和现象,他都好奇。最早,孩子对环境做到能区别就够:这个人是妈妈,这个人是爸爸,那个人是叔叔,那个人是阿姨;这是桌面,这是椅子,那是床;这是汽车、这是火车、那是飞机、那是船孩子逐渐长大,对环境的认识增多了:妈妈陪我的时间最长,爸爸只有晚上出现;叔叔和阿姨很多,但并不常见到+孩子的好奇心扩大得很快,有些孩子还未认识家、学校和他的国家,他就要认识地球和宇宙了;孩子还会好奇过去和未来;好奇森林里的鳄鱼和蟒蛇,也好奇要靠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和原子。' z6 r. z# ]7 r3 _; }9 j/ A
! n( O8 V7 W; u! f, I
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已经感觉到环境可以加以利用;哭了,大人会着急,因此知道哭可以给他带来方便;火是烫的,最好远远躲开,但是控制在火炉里,可以炒菜、烧开水;坐着汽车可以到公园,那你就不必走路这是孩子最初对环境的利用观念。孩子认识环境越多,他就越想控制和利用。
$ L1 ^6 D# V! O% d; N2 i: b
/ d7 w" O0 _9 _- G6 I! d这就是科学发明的起源。孩子对环境的观察和认识,片面而且肤浅,深入的认识就非靠读书不可了。孩子对他生活的环境认识越多,他越有自信。帮助孩子有计划、有选择地观察和认识生活环境,鼓励他阅读,孩子将会自信地进入成人世界。
; k% p9 l' F; Z! [0 Z; {
8 Z2 A9 t* ]- @. O; B5.思想教育
; J* K5 N& L- g" a' D有人累积了许多经验,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教训;有人读了许多书,但是他不能从中得到心得,有人获得各方的消息,但是他不能分析和判断;有人现象呈现在他面前,但是他不能看出意义,这种人,我们便说他缺乏智慧。什么是智慧?智慧,简单说,就是创造新东西,创造新观点的能力。他不但比别人能更快从现象中、消息中、知识中、经验中读出不同的意义,而且能从中发展出新的技术、新的发明、新的作品、新的观念。
5 \" A. c+ N& h" P1 N7 w2 t3 L( F3 U% i# F! R
创意是智慧的表达。许多人认为智慧是天赋。
+ c: l2 b5 J% y' G6 ~1 N8 L
0 m* O. u( ]0 I/ U/ {- F7 Z* l不错,有一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有创意而被认为有智慧。但是,智慧大部分还是靠后天训练来的。和语言的能力一样,训练孩子的智慧,不但要从早,而且要从小:指导孩子怎样观察事物;和别人有不同的发现、看法和做法的时候,鼓励他表达出来,做出来;更进一步训练他非难别人的和自己的观点,推翻别人的和自己的做法,然后引导他试著发展新的看法和新的做法。训练孩子的智慧,当然由小而大,由易而难:孩子小小的发现小小的发明,小小的心得,都加以鼓励。成就获得肯定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原动力。
* K+ W: L9 d, r  N" X4 M
4 S) }9 H% s5 z# u8 [: h( S6.气质教育7 O, ^9 n1 \3 h1 F
滑稽常常被看做是幽默。会说调皮话的人,会说笑话的人,善于讽刺的人,常常被看作是有幽默感的人。这些虽然和幽默感沾上边。但是还是不能正确地说明什么是幽默感。; t+ X* Y  ~8 z* v) `* n, s& }  e; }

" Z- ]8 h+ Z, {2 H什么是幽默感呢?幽默感就是使心情恢复宁静的能力;幽默感对一个人的作用,很象弹簧对汽车和飞机的作用,汽车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在不平的道路上行驶,上下震动不会过于剧烈。飞机有了弹簧装置才能安稳著陆,不致摔坏。幽默感不管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润滑剂。当你沮丧于或狂热于某些事情上的时候,幽默感将平抚你的情绪,而回到平日的宁静。& E3 u. H. K9 F" Y. E
& ^7 o# L/ g  X' a
和有幽默感的人相处,富于智慧是你最直接的感觉,他的智慧放出来的,是清风,不是熏风,是清泉,不是是烈洒;他的智慧不叫你太悲伤、太悲观,也不叫你太兴奋、太乐观。幽默感是一个人最高尚的气质,是一个人人生最高的境界。这种气质怎样培养呢?和培养智慧一样,可以从训练得来。从小训练,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多阅读,多观察,多思考是训练的内容。
7 a. f) O, O3 f! U2 c
$ [, B  W( ?$ V9 V# s' V6 A2 O幽默感是人生态度,所以必须从小训练,严肃紧张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也一样严肃紧张。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个人气质形成后是很难改变的。从小事训练,从小处训练,目的在于把幽默感变成孩子的生活习惯,并内化成孩子的气质。* t& k4 @9 P$ x3 y  ?; V

4 _* a9 L, c' ?8 C7.创意教育
' i( l' U" K! G4 j2 c  m2 v孩子整天玩玩具,他不觉得寂寞,为什么?因为他觉得玩具是有生命的,他认为玩具是他的朋友,它和他一样,会饿、会渴、会哭、会笑。孩子读童话故事,或者听大人讲故事,他很快融入情节中,故事里的人就他自己,或者是他的好朋友。童话故事对孩子来说,不是幻想,是真实的故事。幻想是孩子的世界。孩子的幻想不是逃避现实。孩子从幻想游戏中,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学习做人做事。
2 @! O5 P9 d/ T/ B4 l
0 Y  N$ o) ]0 ^8 {; \幻想对孩子的长大有重要的意义。
& C: S' l+ q. r- Z" w5 I! g" L: ]5 p( J/ g/ d$ R
孩子的幻想就是人类的梦想。幻想是创作和发明的开始。反应迟钝的孩子幻想世界很窄。孩子的幻想,需要父母的刺激和鼓励。为什么有些大人会被觉得单调、乏味?很简单,他的童年的幻想世界太窄--他因为少听少读童话故事,而狭窄了他的想象世界,长大成人后,自然显得较少创意,让人感到他单调而乏味。显而易见的,多读童话故事,可丰富孩子的幻想世界,增强孩子的能力。' J/ `1 C% j% O! z

/ m6 `/ [% ^2 {5 I% V3 f# H. C/ {# j# w* p& g" X+ P

, F+ q# e+ M, B, q6 N2 }! m" {1 o4 F9 y" z
) p3 Q3 Z& o. u: {1 N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孩子的七种教育,你做到了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