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童馨 于 2015-4-20 12:14 编辑 3 |# t( o. w1 W) s# m8 M
3 [6 ]( p% w% l S0 o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老被欺负,要不要教他还手?教他打人似乎也不对,但如果不教她还手的话只有挨打的份,家长不愿孩子当‘狼’,也不忍心他当‘羊’这个问题我这当妈的也一直在纠结,今天把专家的建议总结出来给大家看看适用不?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麻麻粑粑们也来818看看都如何引导才好呢?
-
" d% L. G. ?# Z% ~3 | 家长担心的是被欺负了不反击,则会过于软弱,久而久之或许会不适合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但若孩子太强势,被别人打了就打回去,虽然当下没吃亏,但久而久之却会变得野蛮,一点亏都不能吃,不懂宽容,显然也难以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对于被“欺负”的孩子,如果家长一味地教他还手,可能会让孩子进入第二个循环,那就是条件性反抗,用成人的话说就是“防卫过当”,孩子以后也越来越暴躁、霸道。和亲人也会不能融洽相处。 还手,是孩子被打时的一种反应,这与孩子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会还手的孩子你不用教也会,不会还手的孩子,你教也教不会。”(我们家宝也就是教不会的那个) 所以,这个时候还手不还手都不是重点,而是教会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寻找能让自己和对方都感到舒服的处理式。 家长这时候能做的就是,先问问孩子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原谅,有的孩子可能说:“我不和他玩了。”有的孩子可能会让对方道歉。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引导。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先动手就得批评教育,如果是对方先动手,你就告诉孩子远离他,或者跟老师以及对方家长沟通提醒。告诉孩子,面对小朋友打过来的小巴掌时,不妨试一试迅速抓住对方的手,这样对方就不能动了,不能动就打不了人了,抓住对方手腕的同时要告诉这位小朋友:“你不可以打人,打人不是好孩子”。
- @5 G+ a) t$ x" D小朋友的天性就是爱玩爱闹,做父母的别太较真了。家长除了要引导孩子辨明是非外,还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如果这种情况再次发生,可以告诉老师,并让孩子要求对方道歉,让双方都留下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印象。幼儿园是让孩子认识社会的第一步,如何与人和谐沟通、相处,是从平时的点滴里学到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较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