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208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1: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背景介绍】
# y& C$ z7 f( h( X' t" W本人87年大龄女青年,13年12月结婚,之前未正式考虑过备孕问题,直到15年底我和老公才辛苦存到房子首付款,总算把房子问题落实了(各种辛酸),搬进新家后,就正式将怀孕提上日程了。
0 ~- r: c' U0 C7 E3 F孕期症状】
! p# X' B. U. _! ?我末次姨妈9月5号,9月19日排卵的,19号中午和20号中午分别同房一次,不知道哪次中奖的。29号那天莫名其妙的拉了三次肚子(饮食完全干净),难受死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晚上突发奇想地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发现有人说着床时会拉肚子,并且很多人跟我一样,然后用秀儿一测,发现意念灰。已去医院抽血确认,医生说数值正常,一周后还要再抽血看HCG翻倍情况。

C08D995F3DA15E65A52F9B0CF504E21A.png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怀孕准备】
0 a- K+ [  h: [5 n9 g9 E& j我是这么做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 Y+ Q7 r4 |4 z* p% O8 V        1.每天坚持补充叶酸,维C,维E,叶酸的作用不用多说,防止胎儿畸形,维C可以有效防止病菌侵入,有时候觉得有些上火,有扁桃发炎的征兆之前,我就吃维C,第二天准好,关于维E,又叫生育,顾名思义就是为生育提供养分的。当然,也可以直接吃复合维生素,包含各种微量元素。
, x; J3 T# {2 V        2.补气血,我慢慢学习到很多方法,(1)比如多睡觉,多休息,本人亲自试验过,自从慢慢改掉晚睡习惯并且习惯睡午觉后,我自己都能清晰感受到身体变化,下班后感觉没以前那么累,以前是累得要死,话都懒得说一句。(2)中药调理,之前因为气血虚,看了两三个月的中医,因为工作的关系总是免不了上夜班,每次去看中医,医生都说我气血透支了[汗][汗],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复诊复诊再复诊,每天饭后都要喝药,喝的非常想吐的时候也忍住了,毕竟对身体有好处,个人觉得中药调理对体质改变是很有帮助的。(3)经常喝红糖姜枣膏,可以自己熬,也可以买,口感不错还很补气血。$ i" W! O4 y; _; Z+ @
        3.坚持锻炼。我前几个月基本上坚持每天散步,每天坚持走10000多步,有时是20000多步,尽量在环境好的地方散步,尽可能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呼吸废气,冬天的时候我就去小区后面的高球场散步,夏天怕高球场有蛇,就在小区里面走。走到浑身出汗就达到锻炼目的了,回家洗个澡再睡觉,睡得特别香。特别提醒睡前一小时不要运动,不然过于兴奋会失眠。1 L" ]# g2 i2 c: }4 q
        4.坚持测基础体温。买一只专测口腔的电子体温计,很便宜的,放在床头,每天早上睡醒后(确保睡够六小时,尽量在同一时间测量,比如第一天是07:30测的,第二天就尽量在08:00前完成测量,)不要说话,不要下床,也不要上厕所,把体温计放在舌头下面,五分钟就会显示体温。我上班的时候每天会调两个闹钟,每个闹钟间隔时间五分钟,第一个响的时候,就开始测体温,第二个响的时候,体温就测完了,然后起床收拾上班。慢慢会找到体温的规律,女生每个月的体温分为低温期(36.5以下)和高温期(一般指36.5以上)。坚持测量就会发现姨妈期和排卵期处于低温,特别是排卵日当天的体温是最低的,属于当月周期里的最低温,我排卵日体温一般是36.24-36.32之间,而排卵后第二天体温会迅速上升,一般会升到36.65-37度左右,然后持续高温14天,到姨妈日当天体温会迅速下降到36.5以下,进去下一个周期,周而复始。
1 P+ Q1 n  {& F6 v" M% g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准备充分,好孕自然来!谁接谁好孕,87年大兔子分享好孕经历!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