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59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9-29 
帖子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00:2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首先先声明,以下的这些是我从宝宝特殊辅食制作的书上看到,因为都是些常见的病状,所以安安有些试过,有些没有试过,我把它发在这里,主要是希望对宝宝好,建议妈妈们在宝宝生病时期不要再一味的喂宝宝吃一些不应该吃的食物,如果您试过觉得好,你也算是积累了经验,但是如果您试过不好,也不用对此发表不好的评论,因为毕竟是食疗,效果不会向药似的立竿见影的。同时也欢迎您有什么好的经验大家一起分享。
1、宝宝腹泻的食疗(有的安安试过,有的没有试过)
先说一下宝宝腹泻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是由于宝宝的肠道感染了病毒(以轮状病毒为最多,秋季腹泻多为此类)、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引起的,非感染性的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少过凉过热,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因素导致的消化不良。感染病毒的宝宝,大便次数每天多达十几次,大便中大多有很多水分。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轻者大便次数增多,变稀,偶尔伴有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大便次数增加到一天十余次甚至几十次,大便呈水样、糊状、粘液状等,同时还伴有高热、烦躁、精神不振等。腹泻通常会使宝宝脱水,严重的话还会引起休克,经常性的腹泻会使宝宝出现营养失调,延缓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预防宝宝腹泻的最好办法是进行母乳喂养,不能做到母乳喂养的宝宝最好先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尽量做到少吃药。
(1)消化不良性腹泻的食疗:脱脂奶(适用1-4个月的宝宝)
将牛奶或刚冲调好的配方奶粉在冰箱里放6-8个小时,等表面凝结后再拿出来,踢掉上面的那层奶皮。将余下的奶煮沸,再放到冰箱里去凝结和剔奶皮,这样剔除三次就可以达到半脱脂的目的了。
这样就会避免宝宝消化过多的脂肪等难消化的东西,这样也能补充蛋白质。
因为安安是母乳喂养,所以此方法没试过,但是这个方法是我们42天复产检时,大夫告诉我们的。
(2)山楂胡萝卜汤(4个月以上宝宝)
取25克鲜山楂和50克白萝卜,切成片放到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煎成一小碗汤大约1000左右,滤去渣,只给宝宝喝汤。一天喝两次。
注意是白萝卜,因为白萝卜中含有芥子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对宝宝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效果比较好。
这个安安喝过,但是做的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不对,安安不爱喝。
2细菌感染性腹泻的食疗
(1)胡萝卜汤(5个月以上宝宝)
取新鲜的胡萝卜洗净切开,去掉里面的硬芯,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用干净纱布或过滤网过滤去渣,然后加水,煮成汤。每天2-3次,每次100-150左右,可以代替一次喂奶。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其中所含的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收肠道致病细菌和霉素,是最好的致菌止泻食物。
这个安安吃过,还有胡萝卜泥也不错。
3病毒性腹泻的食疗:栗子糊(5个月之上)
取7-10枚栗子,剥取皮,将栗子肉捣烂,放到锅里加适量的水煮成比较稀的糊。一天2-3次左右。有的宝宝不喜欢这个味道,可以放一点白糖改善一下。
栗子里面含有丰富的淀粉,能够吸附宝宝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和其他毒素,减轻宝宝的腹泻症状。此外栗子具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有利于宝宝肠胃功能的恢复,缩短病程。
这个安安没吃过。
以上这些就是腹泻的了。但是我总结了一下经验就是,宝宝再腹泻时,1-6个之内,尽量停掉辅食,进行纯母乳喂养,如果是奶粉或是混合喂养的,可以添加一些小米汤,小米汤是非常不错的,还有胡萝卜汤或者泥。同时要补充水分。6个月之后,如果母乳奶量够宝宝一天的,还可以母乳喂养,不够的话仍然是给宝宝喝些汤、粥类得容易消化的食物。记住最好是少量多餐。这些仅仅是食疗,如果出现严重的症状仍然要去医院的。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10-09-29 
帖子
135 
太晚了,先睡了,明天再更新咳嗽的,咳嗽的我比较有心得,安安几次咳嗽都是食疗的。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宝生病时期的特殊食疗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