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38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2-04-22 
帖子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2:3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雅培奶粉最新事件:雅培严重质疑“质量最差”报告2012年03月24日 08:29:54  来源:南方都市报  手机看商都  【雅培奶粉最新事件】  [url=]分享好友[/url]更多[url=]4[/url]
简述:雅培奶粉最新事件:雅培严重质疑“质量最差”报告南都讯记者吕静莲实习生刘棋 雅培竟成“最差洋奶粉”?这一素来被消费者所青睐的品牌眼下正陷入一场风波———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咨询顾问机构CER发出报告称,在香港…

雅培奶粉最新事件:雅培严重质疑“质量最差”报告南都讯记者吕静莲实习生刘棋 雅培竟成“最差洋奶粉”?这一素来被消费者所青睐的品牌眼下正陷入一场风波———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咨询顾问机构CER发出报告称,在香港和上海购买的6大品牌婴儿配方粉在德国的送检结果显示,均不能达到中国要求的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最低比例60%的标准,其中被寄予厚望的雅培甚至是最差的一个。雅培昨日下午就此事发布罕见措辞强烈的声明,质疑CER报告的科学性,而CER公司首席执行官GrahamEarnshaw则向南都记者表示,雅培的回应是“不负责任”的,并在公开回应中表示,将陆续公布其他5个品牌的不及格详情。
CER公司:5项目雅培2个成绩最差 我们选择了雅培和中国市场上5个非主流品牌向德国专业检测食品安全实验室MuvaKempten送检,寄望以前者作为质量标杆,但结果出乎意料,雅培在5个检测项目中的2个成绩最差。”Earnshaw表示,尤其是其中的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率,按照中国国标应达到60:40,但雅培的数值却为41:59,且检测结果同时表明,雅培产品的热处理强度非常高,“以上结果对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都是非常负面的因素,新生婴儿食用过多酪蛋白被证实会导致肠道出血、营养不良和腹泻,并对肾脏功能造成很大压力。”雅培:CER的结论极具误导性 “CER报告中提到的雅培产品并非为中国内地市场而生产,也不在内地销售,因此与中国国家标准有不同是不可避免的。”雅培方面强烈抗议称,CER的结论是极具误导性的,其目的显然是故意损害雅培声誉,其同时质疑,该报告中受检的其他五个品牌都未公布名字和结果,报告中也未表明是受谁委托发布,且无法从报告中获知用于获得检验结果的方法。
对此,CER方面向南都表示,受检雅培产品确实是在香港购买,但香港采取的是欧盟CODEX标准,甚至高于中国标准,这不能作为推脱的理由,并针对雅培的声明一一回应称———“该报告是自发调研,我们将在未来公布其他品牌的结果,且已公布检验关于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的电泳法。”

广东省质监局暂未做出回应 “乳清蛋白比酪蛋白营养价值更高,在全脂奶粉中的比率是18:82,不适宜喂养婴儿,而国内要求配方奶粉中比例为6:4。”中山大学公共营养学院教授苏宜香向南都记者表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儿童基金会的报告,100ml母乳中蛋白质总量约在1.06g,其中乳清蛋白在0.73g左右,酪蛋白在0.33g,约在7:3,被认为是最理想状态。“酪蛋白摄入过多确实可能导致对肾脏造成压力,但从雅培目前的数值看,100ml1.4g的蛋白质总量和272渗透压(婴儿配方奶粉渗透压标准270-300)都是符合标准的,没有证据可以和肠道出血直接联系起来。”
而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则告诉记者,香港采用的是欧盟的CO-DEX标准,其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推荐比例在6:4至7:3之间,此前甚至有内地配方奶粉欲登陆香港市场和大包奶粉欲出口,就因为无法达到6:4的最低推荐指标而未能成功。“个人认为国内标准中6:4的要求仍有可改进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CER方面称,已将测试结果及报告分别递交给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双方均确认收到且正准备对此做出进一步调查。究竟雅培的内地版本会否符合国标比率?广东省质监局方面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对此做出回应。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02-03-4 
帖子
110 
雅培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婴儿配方奶粉有共同的益生元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雅培奶粉最新事件:雅培严重质疑“质量最差”报告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