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38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23:43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深度认识宝宝咳嗽的问题
宝宝咳嗽,对于很多新爸爸妈妈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下面先来分析一下咳嗽的原因,然后在简单的介绍一些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
    由于婴儿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完善,咳嗽反射不敏感,咳嗽症状和成人的不一样。小宝宝在喝水、吃奶的时候会发呛,甚至还有更严重的情况,最终导致惨剧发生的案例也是有的。
    婴儿因为不会有意识地咯痰,痰到了咽部就自动咽入胃里,他们从胃里呕吐出来往往是粘液性的东西。更多咳嗽的孩子喉头有呼噜声,即喉间痰鸣音,听起来就像猫 打呼噜。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咳嗽,听起来如同狗叫,发出空空声,叫做犬吠样咳嗽,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状。如果发憋、青紫,说明喉头水肿严重,威胁 着孩子的生命。毫无疑问,咳嗽给孩宝宝来很多痛苦。
     咳嗽和发热一样,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人的呼吸道内膜表面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纤毛,它们不断地向口咽部摆动,清扫混入呼吸道的灰尘、微生物及异物。在呼 吸道发生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等)时,渗出物、细菌、病毒及被破坏的白细胞混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样,被纤毛送到气管。堆积多了,可刺激神经 冲动,传入中枢,引起咳嗽。其步骤为:肺吸满气体,然后喉头声门紧闭,胸腹同时用力,使肺内气流突然进发冲出,将那些呼吸道的垃圾排出来。因此,只要 炎症没有完全消退,排除垃圾的咳嗽动作就会一直存在。若硬是用药阻止咳嗽,这些垃圾会越积越多,从而加重感染,甚至阻塞气道。所以体质弱、老年 人、胸腹部手术的病人,医生还特别鼓励他们咳嗽,把气管内的垃圾排出去,免得在肺部惹是生非。可见,咳嗽既有弊,又有利。
     当感冒时,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产生刺激性咳嗽,而下呼吸道(气管和肺泡)并无垃圾堆积,这时的咳嗽对机体并无任何保护性作用,弊多利少。可单独使用小儿止咳糖浆、非那根止咳糖浆、急支糖浆等止咳药。这种情况下细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当患支气管炎、肺炎时,气管及肺内有较多的垃圾,宜选用止咳祛痰药,如吐根糖浆、棕色合剂、远志糖浆等:如痰稠可用10%氯化铵合剂等。这些药可增加 呼吸道黏膜分泌,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也可选用中成药蛇胆川贝液、蛇胆陈皮末等。抗生素虽对病毒感染无效,但此期大都合并细菌感染, 故应选用广谱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霉素类、红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联合应用。有条件可直接用喉镜从气管内吸出分泌物送细菌培养,再选用敏感抗生 素。
     哮喘的原因多为过敏反应或炎症刺激,支气管粘膜下水肿,导致支气管痉挛,口径变小,呼吸道阻力增加。这种情况在小儿多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既喘又伴有炎症, 必须采用抗生素、平喘药、镇静药联合应用方可取得较好效果。平喘药的作用原理就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常用的平喘药有博列康尼、舒喘灵、氨茶碱等。在采 用平喘药的同时可选适量的抗过敏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等。咳嗽迁延时久,达2—3周以上,可加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疗。
     当然,要真正、彻底治愈咳嗽,只有治疗原发病。
    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例如:新鲜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等,作用:可以供宝宝的身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利于宝宝代谢功能的修复。、
    黄豆制品含优质蛋白,能补充由于炎症时机体损耗的组织蛋白,且无增痰助湿之弊。
    特别要注意的是:菜肴要避免过咸,尽量以蒸煮为主,不要油炸煎烩。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平安。在宝宝咳嗽时,注意一下是有道理的。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9-02-17 
帖子
103 
我家宝宝前几个月也是因为感冒咳嗽,晚上睡觉跟打雷一样,不过是干咳,没有痰,吊瓶打针吃西药都没有用。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11-10 
帖子
347 
婴幼育儿
謝謝分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2-01-06 
帖子
235 
学习中!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2-01-08 
帖子
19 
婴幼育儿
我家宝宝出生十几天后就每天会咳嗽几次,每次咳两三下,没有别的症状,我也闹不明白是为什么,有情况相似的吗?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深度认识宝宝咳嗽的问题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