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了个排畸B超,医生板着脸也不给解释,只说正常不正常。回家索性自己查资料了解了一下各个数值的意思,供大家参考。包括胎头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羊水指数以及脐动脉S/D值的解释。
胎头双顶径、头围、腹围及股骨长度值
表15-1 正常妊娠胎头双顶径值(cm) 孕周 | 均值±标准差 | 孕周 | 均值±标准差 | 11 | 2.08±0.577 | 26 | 6.31±0.773 | 12 | 2.35±0.525 | 27 | 6.67±0.820 | 13 | 2.58±0.515 | 28 | 7.09±0.403 | 14 | 3.03±0.757 | 29 | 7.23±0.682 | 15 | 3.45±0.580 | 30 | 7.39±0.802 | 16 | 3.79±0.358 | 31 | 7.93±0.636 | 17 | 4.10±0.820 | 32 | 7.94±0.580 | 18 | 4.28±0.406 | 33 | 8.13±0.367 | 19 | 4.26±0.630 | 34 | 8.30±0.628 | 20 | 4.68±0.711 | 35 | 8.47±0.614 | 21 | 4.79±0.681 | 36 | 8.52±0.515 | 22 | 5.15±0.568 | 37 | 8.71±0.566 | 23 | 5.47±1.000 | 38 | 8.88±0.354 | 24 | 5.80±0.704 | 39 | 8.91±0.536 | 25 | 5.81±1.380 | 40 | 9.09±0.429 |
表15-2 头围(HC)及腹围(AC)的正常均值(cm) 孕周 | HC | AC | 孕周 | HC | AC | 12 | 7.0 | 5.6 | 27 | 25.2 | 22.9 | 13 | 8.9 | 6.9 | 28 | 26.2 | 24.0 | 14 | 9.8 | 8.1 | 29 | 27.1 | 25.0 | 15 | 11.1 | 9.3 | 30 | 28.0 | 26.0 | 16 | 12.4 | 10.5 | 31 | 28.9 | 27.0 | 17 | 13.7 | 11.7 | 32 | 29.7 | 28.0 | 18 | 15.0 | 12.9 | 33 | 30.4 | 29.0 | 19 | 16.3 | 14.1 | 34 | 31.2 | 30.0 | 20 | 17.5 | 15.2 | 35 | 31.8 | 30.9 | 21 | 18.7 | 16.4 | 36 | 32.5 | 31.8 | 22 | 19.9 | 17.5 | 37 | 33.0 | 32.7 | 23 | 21.0 | 18.6 | 38 | 33.6 | 33.6 | 24 | 22.1 | 19.7 | 39 | 34.1 | 34.5 | 25 | 23.2 | 20.8 | 40 | 34.5 | 35.4 | 26 | 24.2 | 21.9 | | | |
表15-3 股骨长度正常值(cm) 孕周 | 股骨长度 | 孕周 | 股骨长度 | 孕周 | 股骨长度 | 12 | 0.8 | 22 | 3.9 | 32 | 6.3 | 13 | 1.1 | 23 | 4.2 | 33 | 6.5 | 14 | 1.5 | 24 | 4.4 | 34 | 6.6 | 15 | 1.8 | 25 | 4.7 | 35 | 6.8 | 16 | 2.1 | 26 | 4.9 | 36 | 7.0 | 17 | 2.4 | 27 | 5.2 | 37 | 7.2 | 18 | 2.7 | 28 | 5.4 | 38 | 7.3 | 19 | 3.0 | 29 | 5.6 | 39 | 7.5 | 20 | 3.3 | 30 | 5.8 | 40 | 7.6 | 21 | 3.6 | 31 | 6.1 | | |
双顶径与自然分娩的关系 以双顶径来判断孩子的发育大小,是一个参考性的数据。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的头部通过产道的最大径线就是双顶径,而产道中让胎儿通过的最小径线是骨盆出口横径,所以如果双顶径大于骨盆出口横径,孩子是否能自然分娩就是个问题。最终的选择还要看孕妇的骨盆和足月时孩子的大小。利用双顶径计算胎儿体重 1.
计算公式:1.07*BDP*BDP*BDP+0.3*AC*AC*FL 2. BDP:双顶径,AC:腹围,FL:股骨长, 3.
输入单位都是厘米(cm),可以输入小数的。 4.其他胎儿体重预测: 公式1:Y=-4973.72+260.69HC 公式2:Y=-2686.60+171.48AC 公式3:Y=-2232.56+747.42FL 公式4:Y=-2513.51+1049.90FTH 公式5:Y=-5168.32+100.97HC+110.86AC+143.09FL+331.43FTH 说明: 4-1.可以使用其中任一个公式计算,公式5的精度最高。 4-2.参数的含义如下,参数可以从B超单中查到: Y:胎儿体重的估算值(g) HC:头围 AC:腹围 FL:股骨长 FTH:胎儿腿部皮下脂肪厚度 还有种更简便的方法:宫高*腹围+200就等于胎儿的体重。 羊水指数 羊水指数就是测量四个象限的羊水数值,然后四个值相加得到的总数称为羊水指数,正常范围是8-18CM 脐动脉血流S/D值通过测定妊娠晚期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S)与舒张末期峰值(D)的比值,来评价胎盘功能。 结果: 正常晚期妊娠,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S/D值逐渐下降,由28孕周时的2.7下降至40周时的2.2,平均每周降低0.056,表明胎儿循环系统逐渐趋向成熟。结论:脐动脉S/D值可以反映胎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正常晚期妊娠S/D值<3,如发现S/D值异常,则应及时处理。 正常妊娠时胎儿的S/D、RI值随着妊娠时间推移呈降低趋势,尤其S/D值的变化是掌握胎儿发育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第一阶段:孕26~28周S/D、RI值若升高(28周后S/D应小于3,RI应小于0.8),主要应考虑: (1)胎儿畸形:胎儿先天性疾病与脐动脉阻力关系密切,应进一步B超检查。 (2)脐带异常:当脐带缠绕、过长或过短、过细影响到胎盘循环时,出现异常的是血流阻抗指数。若S/D值高于正常值,且B超显示脐带绕颈等异常情况,应根据妊娠分阶段严密观察。 (3)胎盘功能不良:胎盘的病理改变可致胎盘容量减少,有效血管总截面积下降,增高血流阻力,使其血液灌注量下降。 (4)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引发孕妇发生IUGR的原因很多,除了遗传营养、有害接触、畸形、病毒等因素外,因胎盘等妊娠附属物所致的IUGR所占比重日益加大,表现为S/D、RI值增高。 第二阶段:36~37周以后监测,脐动脉血流阻抗分三级。 1级:S/D值<3.0,脐动脉血流阻抗处于正常水平。 2级:S/D值>3.0,但<4.0,不会引发急性胎儿窘迫,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3级:S/D值>4.0,将导致围产儿预后不良。 第三阶段:分娩期脐动脉阻抗指标: 正常妊娠孕妇临产时,S/D值无明显变化,若指标异常,提示围产儿预后不良。 如果诊断为脐血流异常,最好每天数胎动以监视胎儿状况。如果脐血流异常状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建议采取左侧卧位,如果没有好转,必要时需要吸氧治疗。 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期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S/D、A/B),观察 S/D(A/B)比值的动态变化,可判断胎盘的发育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随胎儿发育,胎盘逐渐增大.血管阻力逐渐减小,S/D(A/B)比值逐渐减小。从孕25周到41周S/D比值几乎呈直线从 2.8降至 2.2。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和胎儿发育不良,胎盘不增大,血管阻力不下降。故S/D比值不下降。在临床上S/D不按规律下降,或反而升高,说明胎儿发育不良。 正常妊娠时,静脉导管的S/D比值随孕周增加而减低,从14孕周的3左右降至42孕周的2左右 静脉导管的S/D比值与胎儿低氧血症相关。 脐动脉值(脐动脉血流阻抗)反映了胎盘中氧份的输送情况。这个值异常升高的话,最主要的后果是造成胎儿宫内缺氧。 使用脐动脉血流检测仪,在胎儿肢体侧探测脐动脉血流,内置软件根据所测S/D,PI、RI、FUR血流指标将自动测出血流阻抗分级 这些都是测定脐动脉血流阻抗(显示胎儿与胎盘之间循环状况)的指标。 RI: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S/D: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