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走路的姿势,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骨骼发育,也就是影响身高。很多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她们的宝宝有的走路喜欢弯着小腿,有的走得如同螃蟹般。等等这些不良姿势都会影响宝宝健康长高。我要告诉妈妈们,关注宝宝的骨骼发育,除了挑选易于营养吸收、增强骨骼发育的婴幼儿奶粉喂养宝宝外,对宝宝在生活细节上所反映出的现象,也要细心观察,加以注意。如果你的宝宝是以下五种不良的走路姿势,或许你就要采取一定的行动了。 宝宝走路跌跌撞撞: 很多宝宝走路总跌撞。一直到宝宝1岁半时,这种跌跌撞撞的走路现象都是属于完全正常的。宝宝一般在走出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但是,如果到了2岁左右时,宝宝还跌跌撞撞,除非他是有意这样做,否则那就要带他去看医生了。如果医生没有发现神经方面的疾病,他可能会建议你去看骨科方面医生,以排除骨架结构的问题。骨架问题有很可能影响宝宝长高。要及时排除这个问题。 促进骨架结构的生长,妈妈们需要为宝宝准备相应的婴幼儿奶粉,加快营养吸收,奶粉在促进体格发育方面,具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D、左旋肉碱、肌醇等多种营养物质,采用科学营养配比,维持宝宝正常的骨骼肌肉功能,促进生长发育。 也有宝宝走路会像螃蟹一样。在刚学会走路的宝宝中,他的两脚朝内,像个大夹子的这种走路姿势很常见。大约3岁左右,这种走路的姿势就会消失。但如果宝宝双脚一直朝内,走路姿势实在不雅时,你可以在他坐在地上玩的时候,注意让他盘着腿坐,而不要让他叉着腿。或者给他买硬帮的鞋,用不了一年的时间,你就可以纠正好他走路的姿势。如果不加以纠正,内八字会影响胆、胃和膀胱的经络,而这些经络均在脊柱的周围,脊柱周围气血不畅,一样影响大脑血液的循环,从而会影响宝宝长高。 宝宝走路交叉着腿: 还有很多宝宝走路可能会像只鸭子、又或是夹着大腿走路,这两种走路方式会逐渐降低宝宝的运动量,量变达到质变,不仅影响宝宝走路美观,还直接影响宝宝身高。也有一些不正确的走路姿势,如宝宝两岁后走路双腿还像一对括号,很可能就是缺钙和维生素的表现。宝妈应该为宝宝提供营养比例均衡、配方更为精细的婴幼儿奶粉,以促进矿物质等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