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83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番番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2-11-09 
帖子
29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09:37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下个月番番就要接种五联或是吃糖丸了,但是家里出现了两种不用的声音,
老妈和婆婆认为我们呢从小就是吃糖丸长大的,国产的是适合中国儿童的,而且出了问题国家也能解决,
国外的疫苗不知道一次性计量会不会过大,而且万一有问题国内解决不了,
老公为了让宝宝少受罪想给宝宝打五联,
这可怎么办呢?大家都是什么建议呢?
我觉得钱不是问题,主要还是考虑到对孩子健康是否有影响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2-07-04 
帖子
742 
国产的吧,花钱的都没必要的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1-01-08 
帖子
5695 
婴幼育儿
回复 Nancyinlove 的帖子

我们就是吃的糖丸,效果好,别在网上瞎看,我就没听说过谁家孩子吃糖丸出事的,据说全国一年会有几个有问题的,但那概率比小行星撞地球都小,物理学告诉我们,小概率事件就是不可能事件,所以没事,糖丸挺好吃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2-09-18 
帖子
924 
回复 Nancyinlove 的帖子

我宝是打得五联,我跟宝爸主要是为了让宝宝少受罪,最起码不用宝宝饿肚子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2-02-21 
帖子
6497 

妈网红人

婴幼育儿
回复 Nancyinlove 的帖子

说说我打无联的理由:
1、ipv更安全,无可置疑,且北京早就不是疫区,完全有理由以ipv取代opv。
"北京1989~2002年共诊断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PP)20例,其中首次服苗VAPP 18例,接触服苗VAPP 2例."
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VAPP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中国其它省份和其它许多国家与地区;免疫缺陷和/或肛门周围脓肿可能是VAPP重要的危险因素.
我国北京、上海市VAPP的发生率分别为1.7/100万和0.52/100万.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opv,我觉得,不是国家无视这个问题,这是和国家实际情况,控制需要和支付成本密切相关的。等中国有国产ipv(增强型),成本降低了,肯定会按区域逐步取代opv的
我们家长如果介意这个问题,目前只能靠自己来分担这个成本了
2、香港台湾等华人地区多年计划免疫,不存在什么适应不适应中国人的问题。
3、专利技术,不存在什么中国的五联和国外的五联有区别,都是深圳分装的
4、虽然中国2000年引进,但这个疫苗已经很成熟了
5、确实减少次数,可以更合理安排好去做自愿的卡介苗复查


吃糖丸的妈妈,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毕竟这是计划免疫,这么多人都在吃,多少年的医学杂志也就报告了那么些个特例,北京基本就是一年不到一例(只是别说什么你没看到就当没有,这些不会在新闻说好吧)
糖丸无论是从成本还是效果,都是适合目前中国的实际国情的,我们既不要过分夸大VAPP,也不要无视这个风险,我们该做的,就是尽力了解,尽量知情,尽我所能
做出什么选择,都请安心,放心,密切观察孩子的疫苗反应

点评

为淘而生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13 11:42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0-07-06 
帖子
210 
回复 Nancyinlove 的帖子

说说我打无联的理由:
学习了。。。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81 
婴幼育儿
回复 Nancyinlove 的帖子

谁敢保进口的就没副作用,还是吃糖丸吧,我只给我家宝打一类必打的,其他一律不打
【育儿手册】新生儿红屁股肿么办?哪种方法最管用!跟随小编一起进入知识讲堂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我很纠结疫苗打国产还是进口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