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37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20:5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近日,杨思琦在电台做访问时,讲到快11个月大的女儿囡Krystal时眉飞色舞。杨思琦提到女儿就滔滔不绝:“她开始上幼儿园啦,但还不习惯见到其他小朋友,有我陪她都还要哭。”她又透露外婆吃醋Krystal还不认识她:“婆婆好心急啊,说孙女儿会叫公公、妈妈,就是不叫婆婆!”不过杨思琦妹已经教Krystal“请请”手势,准备在新年带她到处要红包。

春节快到了,走亲访友是春节必做之事,家有小孩子的家长们最怕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这种情况您千万别着急发火,小编整理了孩子不愿打招呼的三种原因:

一是因为羞怯;

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

纠正这一现象的方法如下:

1.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性别、辨别年龄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知道满脸皱纹、有白发的老人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这时,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 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励孩子懂礼貌、敢讲话,坚持要孩子招乎人,并告诉他招呼人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



3.当孩子不愿招呼人时,不要说“这孩子不懂礼貌”,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尴尬的局面,而应该慢慢引导,因为孩子需要较多 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新的事物,新的环境。应该对他表示关怀、爱护,并且陪同他寻找方法,主动开口招呼人。如爸爸带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 爸爸可对孩子说:“想想看,他叫什么叔叔,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

4.成人对于胆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关心,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适应他人与环境,如事先将可能见到的生人的相貌、特点告诉孩子,并了解孩子心中的忧虑、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5.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成人应试着去发掘孩子的独立天赋,在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人面前,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招呼陌生的人。当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时, 自信心自然会增强。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12 
1.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性别、辨别年龄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知道满脸皱纹、有白发的老人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这时,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 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励孩子懂礼貌、敢讲话,坚持要孩子招乎人,并告诉他招呼人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

Rank: 3Rank: 3

宝宝生日
 
帖子
12 
3.当孩子不愿招呼人时,不要说“这孩子不懂礼貌”,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尴尬的局面,而应该慢慢引导,因为孩子需要较多 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新的事物,新的环境。应该对他表示关怀、爱护,并且陪同他寻找方法,主动开口招呼人。如爸爸带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 爸爸可对孩子说:“想想看,他叫什么叔叔,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
4.成人对于胆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关心,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适应他人与环境,如事先将可能见到的生人的相貌、特点告诉孩子,并了解孩子心中的忧虑、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5.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成人应试着去发掘孩子的独立天赋,在陌生的环境, 陌生的人面前,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招呼陌生的人。当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时, 自信心自然会增强。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走亲访友是春节必做之事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