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9 | 浏览: 1361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楼主
发表于 2013-3-15 13: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定居欧洲的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15年,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宝宝一岁多了。2002年因为孩子开始与欧盟国家奶粉亲密接触。从2008年开始,因为国内的奶粉问题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就帮亲朋好友的代购奶粉,不慎陷进了欧盟奶粉代购这个行当,反正自己到超市给孩子买奶粉的时候顺便多买点儿就成的事儿。记得那时还没有**店,都是把奶粉图片放在自己的QQ空间里,亲朋好友们看后截图留言给我,就算是“交易”了,就这样口碑相传着,四年来要求帮忙的人越来越多,直到去年年底,应一些收到奶粉的姐妹要求,国内的一个好友才帮我申请了**店,由于她和我一样对TB相当陌生,又没有时间,心里总认为在TB没几个可信任的,所以申请了也没有去打理,加上登录还需要国内的手机接收验证码,这一点相当不方便,大家还是喜欢习惯在我的QQ空间里看图交易,奶粉钱直接给到国内亲戚那儿,他们觉得这样安全,放心。在今年的5月23日淘宝店突然有一个在东北的姐妹,要一箱奶粉,从布拉格寄出后,我才静下心来认识到原来海外奶粉供需是处于信息不对等的状况。也才开始认真探测“淘宝水深”之说。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在国产奶粉或者说国内奶粉让兄弟姐妹们伤心至极,而把期望寄托在海外奶粉,看着似乎为宝宝口粮的最后一线希望。然而就是这最后一线希望又被多少黑商所利用呢?很多姐妹告诉我,奶粉问题伤神伤脑筋,一直在纠结着,寻找着,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的奶粉是不是真的啊????”,其实当您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时,那么您对欧盟奶粉有多少了解呢?您对欧盟奶粉的销售管理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您都比较清楚,那么无需我来赘述,您应该知道您的手中的奶粉是真是假!
毕竟面对陌生的东西,包括我也无法分辨真假。就是宝宝吃了也不一定能“鉴定”出来,因为你要知道仿货奶粉的天条就是“不能吃出问题!”充其量长期饮用落个营养不良而己,不像真正国产民族品牌奶粉“注重新品研发”,匆忙研发就出成果,一出成果就立马上市销售,结果一吃就出问题。欧盟国家超市里到底在卖哪些奶粉,这个也无需我来说,现在开始谈谈我对欧盟奶粉的所见所闻吧,也让大家对欧盟本土奶粉有所认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第一、奶粉生产
  欧盟国家法律是把奶粉划规为“药-品”来管制,不是像亚洲国家把奶粉作为食品来管理的。可见要求之高,管理之严。所以在欧盟能从事奶粉生产的企业也只有屈指可数。这一法律规定就让许多大家耳闻目睹的“名牌奶粉”被拒之欧盟国家门外,所以在欧盟超市或药店里就更不可能有亚洲产品的踪迹。就拿兄弟姐妹们所熟悉的NUTRICIA集团的牛栏奶粉来说吧,它在欧洲有荷兰工厂,德国工厂,西班牙工厂,法国工厂,英国工厂等。在欧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奶粉厂家的。
第二、奶粉销售
  在欧盟国家奶粉的销售环节,也被法律规定所限制的,只有两个地方有奶粉销售,一个是药店一个是达到其法律规定的销售条件或资质的超市,也并非所有超市都能卖,而且并不是超市都能卖所有的奶粉,部分0-6个月的以及特殊配方奶粉只能在药店里卖,且一般都需要预定。然后就是法律对奶粉生产企业也有规定的,国家对奶粉生产企业也有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但是奶粉生产企业只能将来将奶粉提供给药店和符合资质条件的超市,不得提供任何第三方,也就是奶粉生产企业基本无需自己去铺设销售渠道。就有销售商向厂家申请销售也必须得经过国家管理机构批准。不像国内那样大商场或者说所谓的高级商场,超市,个体户甚至路边店里也有奶粉卖。说到超市,不得不给大家提个醒,这边的超市不是像国内一个人租一个大一些的场地,商品门类齐全就叫超市了。这边的超市都是连锁型的,就BILLA超市在捷克就有着200家门店,欧洲人习惯 “厂到店”的销售方式,没听说超市有着大型的仓库,我经常见到的TESCO,BILLA有货车至门店直接卸货进店,当然大家别想像成是从顾客出入口进店,他们超市背后有着专门的商品进店通道,是供货车车尾进驻的平台。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婴幼育儿
例如在捷克布拉格,可以销售奶粉的超市有TESCO(德思科,中国叫乐购)、BILLA(比啦)、INTERSPAR(英德斯巴)、Albert (阿勒呗勒特)、makro(麦德龙,在捷克只对企业开放)、dm超市、Globus(狗布什)、rossmann(罗斯漫)和Kaufland(高符兰德)这几家超市。
但是在布拉格的超市还有德国的LIDL(理德乐),KIK(gēi克),NORMA诺尔玛、PENNY奔尼等食品或综合型超市却没有奶粉销售,这与超市未能达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肯定不是卫生条件或营业环境方面),当然这与超市企业本身并不看好奶粉也有关系,特别是德国的LIDL以及PENNY他俩在食品超市行业里去年营利都是在一千五百万欧元以上的超市,德国的LIDL连锁超市业务含盖欧盟29个国家,门店4300多个自建门店,也没能销售奶粉,他的服务网站是www.lidl.com/只是一个服务入口网站,欧盟各国都有他的官网。您可去看看,别认为有个英文网站就可以称为国际品牌,在欧盟除了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其他都还有一些些爱国的,他们不喜欢英语,更不太看重那个点com,他们习惯点自己国家为域名后辍,无论是官方还是个体!那么这些超级连锁企业都没能实现“厂家直接拿货”,您还相信某些人给您宣扬的“我们是厂家供货或者厂家直接拿货”吗?您还相信那些出厂价,批发价吗?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基本可以清楚在欧盟国家奶粉质量肯定有保障,奶粉销售也很明朗在合格的超市或药店里。当然也有一些有实力的网商可以销售奶粉,比如捷克的网上TESCO,价格与实体店一样,但运转周期至少在三个工作日左右,无形中奶粉箱又增加了一次物流周转的折腾,至少我是不会选择这个,我习惯在姐妹确订后直接去超市或药店里买来进行第二包装,这样会更快速一些,基本能确保第二个工作日给姐妹们寄出。三个工作日到达中国北京,然后转中国邮政。
关于奶粉真假问题解决后,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价格了。很多姐妹在摸索中得出一条硬道理:选择海外原装进口奶粉,从不考虑国内现货,只选择海外直邮。那么从如果从捷克邮寄一箱奶粉到中国到底要多少钱。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我们以一箱牛栏来举例吧。
奶粉355克朗,第二次包装用料保鲜膜60克朗,宽胶带32克朗,小胶带15克朗,防压气泡纸115克朗,纸箱30克朗,汽车用油平均按9公里算,住地—超市—住地—邮局,3.1克朗x27公里=83.7克朗,邮寄到中国的邮费700克朗。这些都是看得见的费用合计3165克朗,折合人民币1123.8元,除以6,每盒为187.30元,还不算克朗对美元然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更重要的是这个价格是白费力气,说不定还遭质疑,误会的,白搭时间,浪费口舌的价格,说不定买家收到箱子压破了,扁了,漏了再来个赔偿。从购买到寄出,特别是第二次包装所花的时间,要是再来个要求拍照,寄报纸等那就还得多付出一些时间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婴幼育儿
而且国家之间的产品包装与规格都会有所不同,这只是分装规格不同而己,加上欧盟各国产品包装必须有本国语言,所以包装也不可能相同,具体我到后面再慢慢水解吧。而且欧盟不仅仅是奶粉众多的产品外包装都十分讲究环保,一般就是纸盒包装,而中国呢,包装要精美,要豪华,要有面子。一个奶粉还要分精装,简装之类的,真不知道是喝奶粉还是喝包装来着。
身为三个孩子的妈妈,从事奶粉代购四年多了。现在看到国内的一些商家什么手段都有。所以不喜欢本人的语言,您可以直接把我删除。如果您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如果您也深有体会,我想您会把我的意见留着。大家也可以想想为什么都津津乐道的世界名牌奶粉竟然在欧盟国家却没有它们的身影呢?为什么在欧盟国家的奶粉只在药店和符合资质条件的超市里卖呢!为什么同是NUTRICIA集团公司,在欧盟生产的产品却只在欧盟国家销售,亚洲却销售在东南亚生产的呢,就同样是欧盟生产,荷兰生产的牛栏不过十多欧元折合人民币90元不到,而捷克销售的德国生产的牛栏至少也是350克朗折合人民币125元左右呢??而淘宝上竟然有原装进口七八十元一罐的奶粉,再想想网络中明目张胆叫器着回收进口奶粉包装,更见视频一包装商家头头是道,振振有词的宣扬着“最高10块钱,生产世界任何名牌奶粉包装,近似程度达保证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但是量一定要上得去,不然做不了”看到这些,您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你还会相信那几十元的原装进口,国内现货的奶粉吗?所以奉劝大家,尽量母乳喂养,不得以选择奶粉则应该考虑海外直邮。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质量:
  就我的所了解的,其实国家对奶粉行业的管理和要求,已经是很严格甚至是很严苛的了,比起我们日常的饮料、零食等其他食品,要严格得多的。就像现在出来的新国标,2011年4月1号才开始实施的《GB 10765—2010》,明令规定了原料要求、感觉要求、技术要求、必需成分、可选择成分、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以及标签和商标等12类的理化指标高达70多项的明确要求,是很严谨的。所以只要是正规的、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理论上是可靠和有保证的,产品的本质也很雷同,差异很小。但基于各厂家的技术、工艺、原料尤其是企业的责任心和经营理念的不同,各奶粉品牌的状况也就差别很大了。说实话,国家在管理方面有很大投入的,但各地方责任部门的不作为和个别企业的无良给中国无数婴童带了灾难。就我所知的,一般来说,国际性大品牌相对来说,的确在质量控制上是要严谨得多,除了他们全球经营较注重企业的声誉外,他们的管理经验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确较强,就像德国人和日本人,他们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我们看来有时真的太苛刻和呆板了,但他们所有人上百年来都这样认真和严谨,的的确确减少了出事的概率;而最垃圾的是国内的私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只会做生意的私人老板,他们因为靠胆大有冲劲,不明不白地挖到了一桶金,开始做奶粉的。这群人都是很优秀的商人,但都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几乎只认钱,出了什么事情,第一反应不是去好好整改,都是想办法去公关的,所以有些看起来很不错的公司,其实里面烂得不成样子。所以在奶粉行业,从质量的角度,总体上看是国际品牌比国产的强;国有的比私人的强;国外原产的比国内分装的好;国内分装的比用国产奶源的好,的确如此。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婴幼育儿
医生介绍:
  很多妈妈喜欢听医生的介绍来买奶粉,其实这也是个很大的误区,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准在医院推销奶粉,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医院以创收为第一目的的,而且很多医生的素质的确不怎么样,只要厂家肯给钱,给的钱多,他们一般会帮忙介绍奶粉的。各厂家一般设有专门负责医院推广的医务部门(一般是打着营养代表或营养咨询或育儿顾问的旗号),当准备生育的妈妈在医院做孕妇体验后,厂家会向医院买这些的资料(一般是5--10元/份名单),并给医院大量的试用装,试用装一般是200克或400克的,医生每帮厂家派发一个试用装,能拿到10--30元,消费者收了试用装的情况,厂家会录入CRM(消费者关系管理系统)记录起来,要是我们用过试用装或听取医生的意见后出去买他们的产品,医生能收到50--120元/人,这叫新客开发费用(这是国际大品牌通常的作法,一些中小品牌,费用更高)。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一般来说,厂家开发医院,在和婴儿有关的产检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和儿保科等都有专门的医务人员在跟进,尤其是出生率高的大医院,一个品牌一年投在一个医院里的费用,经常是几十万的。有些是直接找医生,而有些管理严格的医院是由奶粉厂家竞标去做的,而除了让医生派发试喝装外,厂部也经常和医院合作,举办各类育婴讲座等妈妈班等,软性介绍奶粉。所以各位妈妈,当医生向你推荐具体的奶粉品牌时,你要留个心眼,自己多上网了解情况,多向亲朋好友了解一下小孩实际使用情况,不能全听医生的。医生介绍一个奶粉的新客,自己能拿100元左右,他们的话,有时是不负责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婴幼育儿
关于奶粉真假问题,上面两个问题是姐妹们问我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真的假的:
  众所周知的,中国人造假水平的能力全球一流,我们在市场上看到南昌一家山寨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和雅培的摆在同一个货架上,以我们的专业眼光看,几乎就和真正的雅培是一模一样的,别说消费者了。
所以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观察和对比,小心上当。另外,就是国内奶粉市场鱼龙混杂,尤其是三聚氰胺后,大量的假洋鬼子涌现出来,消费者在购买某品牌前,最好上网查一下该公司的背景和实力。一般而言,真正的国际大品牌,都会在很多国家销售的,在各大育婴坛论会有不同国家的消费者的全球性口碑。而假洋鬼子的造假能力一般不高,很多假洋鬼子连英文网站和所在国的网站都没有的。要是这个品牌只在中国才有销售,在它所标傍的原产国都没有得卖的话,就肯定是专门来骗我们中国人的假洋鬼子。
  现在信息这么发达,多上网查一下品牌的背景和口碑,是很方便的,而且也是对小孩负责的态度。识别真假洋鬼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在原产国和其他海外区域有没有销售,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以及口碑怎么样。别左听即左,右听即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关于网购:
  现在很多妈妈喜欢在网上买奶粉,因为价格便宜,而且送货到门,尤其是喜欢让人从国外带一些原产地在海外的奶粉回来。其实网上购物,尤其是奶粉,很多不让人放心的地方,主要是假货或水货太多,要知道,真正的从国外直邮奶粉的,本土采购价再加上代购费、第二次包装成本,采购所需要费用以及卖家利润等,抵达中国销售时,价格一般是原产国的一倍以上,现在一般大品牌的产品,比如某欧洲主流品牌,在德国和荷兰的零售价约为13-20欧元/罐(折成人民币约90-150元),但进口后的价格应该在200 元左右了,但看看淘宝上大量售价仅100多元,甚至是几十元的所谓“国外空运原装奶粉”我们这些喜欢贪便宜的父母要清楚,这里面危险系数太大。据我所知,几个大的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公司都有专门的打击假货的部门,我(天涯网友京力子)服务过的某国际公司,在网上低价销售的产品,大约有30%有问题的。主要是假货、过期后重新改生产日期的货或回收空罐后重新填充的以次充好的货。特别是那些讲诉着我们是DHL快递的,您会相信吗?您打电话给中国的DHL看看从中国寄5公斤东西到欧洲要多少钱。或者您上DHL.COM看看价格,您还会相信吗?当然德国的DHL有一种叫普邮包裹的,是DHL的,但绝对不是快件,因为在德国DHL就是德国的国家邮政,就像荷兰比利时的TNT一样。
那么当下,在国内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种“世界名牌”奶粉,中国专供,专为中国宝宝研制等五花八门的奶业“巨头”,他们到底是怎样呢,那么多的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为何到头来却深深的伤害了无辜的孩子!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多美滋/Dumex:位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贝尔路88号

  这几年来应该是中端的领导品牌,2010年的销售应该在40亿左右,现在是达能的品牌。多美滋是中国奶粉行业的一个奇迹,是10多年来奶粉行业快速成长的最大的受益者和典型代表。多美滋的前身新安乳品公司是上海崇明岛的一家很小的农场企业,成立于1987年,是做低价袋装奶的为主的;1992年底,引进了丹麦宝隆洋行的资金,成立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 ,1995年年中企业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奶粉,2006年被荷兰的NUMICO公司收购 ,07年又被达能收购,2008年12月才改名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多美滋奶粉从95年开始在短短的十年间,从0到40亿的产量,从一个小小的私营承包企业到国际巨头并购,成就了一个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脱变,也是中国奶粉市场快速成长真实写照。和NUTRICKA 雅培、惠氏等真正的全球性公司相比,多美滋更像个暴发户,底蕴和口碑不够,但他们像康师傅等很多品牌一样,是真正发家在中国的,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的特性,知道如何做中国市场,营销水平一流,懂得如何公关,如何和媒体做好关系,前期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高,能让经销商和店铺主动帮他们介绍,而且经营的面很广,业务、导购和医务等推广人员也很多,有人、有关系、有利润成就了他们的快速成长,多美滋也因此成为了国内所有奶粉(尤其是中小私营企业)向往的榜样,这几年来,几乎所有的私营奶粉企业,都在拼命投入,将销售做大做广,然后引进外资或转手他人,赚个好钱。这也是奶粉行业非常地急功近利甚至为业绩不择手段的原因之一。多美滋在国外根本没有厂,其产品全在上海生产,本来也只在国内销售,这几年被达能收购后,才开始开发越南、印度等海外市场。但客观地说,除了性价比不是太高外,多美滋的奶源和产品质量控制,比绝大多数的其他国产奶粉,还是相对放心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2、惠氏/Wyeth:

  惠氏以前是属于美国惠氏制药厂,但现在已经被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辉瑞制药收购了,做伟哥的现在做奶粉了,看来是进一步往下游产业发展了,呵呵。虽为美国品牌,但惠氏在美国早已不生产和销售奶粉,也就是说在美国,是没有惠氏奶粉卖的。网上很多英文版的惠氏,说是从美国托运回,原产美国的,都是骗人的,充其量是从菲律宾或新加坡等地水货进来而已。在中国销售的惠氏奶粉都为新加坡等地生产的,他们现在在苏州设立了工厂,准备将最大的生产线搬到中国来,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惠氏在美国的厂,早就卖给了山姆源公司,山姆源现在主要是做代工产品,比如说沃尔玛自有品牌的奶粉和国内施恩原装进口的奶粉,就是他们代加工的。说到美国奶粉,虽然很多品牌都打着美国的旗号,说是美国奶粉,但是他在美国,奶粉就象中国的移动通讯业一样,是实行牌照制的,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能生产和销售婴儿奶粉生产商仅5家而已,只有雅培、美赞臣、雀巢、山姆源和Solus五家。其实很多的欧美发达国家奶粉是给生小孩的公民免费派发的婴儿必需品之一,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商品,而是半社会福利品,所以部分国外品牌的销售由政府采购,并不需要自己做市场,其实他们的品质不错,只是我们市场上看不到而已,比如象德国的HIPP,欧洲的NUTRICKA,Sunar等,另外,美国小宝宝常喝Similac和emfamil的婴儿液体奶,这在好像难以解释清楚的是中国的液态奶是不适合直接给婴幼儿饮用的。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美赞臣/Meadjohnson:
  美赞臣其实是他们公司的创起人的名字,到现在差不多有100年的历史了,产品在全球大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在销售,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大品牌之一,年销售在30亿左右。美赞臣之所以在国内不如多美滋,主要原因是美赞臣开始时并没有看好中国市场,在国内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的大城市,在下面的一些地市和县城做得很差。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原装进口产品,他们在广州开发区设有厂,在国外大包装运原料粉进来,在国内分装,所以他们的产品条形码都是69开头的。美赞臣一向不重视中国市场,其最先进的产品和配方都没有进入大陆,其在美国主要提供给政府采购后免费或福利性低价提供给新生儿的品牌Enfamil,配方要比大陆市场的科学很多,价格也远比国内便宜。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4、雅培/Abbott:
  很多消费者对雅培产品的产地很怀疑,一会是广州的,一会是新西兰、一会是爱尔兰,一会是新加坡,一会是丹麦和荷兰,其实雅培的培乐和孕妇奶粉很早就由原来的恒天然在广州的工厂(即安满)代为生产,三聚氰胺事件后,安满撤出了中国市场,广州安满的工厂被雅培收购了,现在主要生产培乐系列产品。雅培早几年并不太重视中国市场,认为中国的消费能力水平比较低,中国的奶粉标准低,给中国的配方是早已落后的老配方,以前销售的雅培根本不添加DHA,而且采用的是国内总代理制,营销拓展比较一般,很多二三线城市做得并不怎么样,但其在美国销售的similac就很不错。相当惠氏和美赞臣,雅培前期在中国是相对保守的,这几年才急起猛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3-02-06 
帖子
329 
5、雀巢/Nestle:
  在中国出过比较大的麻烦,其在碘超标事件之前,业绩很好尤其是其中低档的力多精等产品,是国内性价比最好的奶粉之一。但因为隐瞒和拒绝对问题奶粉退货,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媒介和消费者,所以很多妈妈对雀巢敬而远之,要不是因为三聚氰胺事件让它重新受益,它几乎要退出中国市场了。不过总体上而言,雀巢的奶粉技术和研发技术力量还是不错的,雀巢承诺在欧洲不使用任何转基因食品,但是不对亚洲国家承诺,现在主要是在黑龙江生产,是唯一一个敢使用国产奶源的国际品牌,虽然其使用国内的奶源,但是生产管理比较严格,在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并没有牵连,反而成为了受益者。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人在布拉格深度水解你的海外原装进口奶粉!(天涯转帖:妈妈们必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