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602
- 经验值
- 1552
- 在线时间
- 17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9-06-07
- 注册时间
- 2013-9-16
- 帖子
- 244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569
- 精华
- 0
- UID
- 11185113
   
- 宝宝生日
- 2009-06-07
- 帖子
- 244
|
第一,父母唠叨,是采取了跟不上孩子发展节奏的教育方式, a2 \" y' x. `$ s' z- H1 f
0 D$ h, d6 c& t5 o7 I" P 当父母遇到孩子的问题,或是认为孩子一定要记住的事情,如果多次进行重复,这对已有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等于忽视孩子的感受和他们面子。过时的教育方式不会有什么效果,不仅自己白费口舌、劳而无功,还必然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或出现家长眼中的“不听话”。
E0 t# c- u; J; K第二,父母的唠叨,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q- p2 _+ T; P
K7 v6 ]! _5 \$ m' c% s# f% } 唠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信任和带有指责的表现,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将自己的期望和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长此以往,父母的不自信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当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发展。
: y* u( v$ R$ C- ^- i/ R
: Z; p9 x& ^) h* V 第三,父母的唠叨,会使亲子沟通出现断裂,孩子失去对家的眷恋: m+ w: s8 B) F1 U
8 i$ Z$ m7 n* X/ J5 ^8 x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于是,本来应该成为避风港的家,在孩子眼里反成为“风暴”中心。等到了青春期,孩子会发生“出走”现象。
! N3 c* B+ T) n0 D* q, Z) F" v* I8 G+ o a9 L
第四,父母的唠叨,属于一种看不起人的、不尊重他人的交流方式( `, G, w( ]4 [9 b6 y" m7 N
+ \; k1 q5 ~8 D& B9 l 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有时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很好,父母的唠叨就等于把功劳拿走了,而当做错时,父母的唠叨又变成先见之明,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极大伤害。6 O0 G, N- S f4 o
第五,父母的唠叨,是消极思维方式和不健康生活态度- a5 _) E3 i7 |2 F
4 K9 P1 Q+ w4 P+ v6 \ 唠叨是父母自己对生活经历的看法,甚至是有许多的偏见、误解和不满,这等于是向孩子转嫁压力。唠叨的人从来不顾及他人感受,这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使父母的地位和形象完全被扭曲。当这种示范被孩子接收,孩子也会变得消极,并对其他人产生很多误解。) q$ z# S$ N3 n, C/ q1 B
" b: w x$ w' n1 k. i1 Y
第六,父母的唠叨,很容易使孩子获得“免疫力”,并亲子关系受损- L% s* `0 ^ I* Z9 {1 |; M
- R- c$ j( ]% o# Z" i1 ~
唠叨和农药一样,过度使用就使虫子产生免疫力,孩子反复听到家长的同样的话,一旦习惯就内心开始抗拒。当家长一说,就在脑中想方设法躲避,尽可能想着与当前唠叨毫不相干的东西,从而忽视掉父母的声音。于是,家长在唠叨时,经常可以观察到孩子走神或“神游”的情况。# M( g/ u% j" w( P' ]
$ l% X- M5 F( x* X
第七,过度的唠叨,使孩子感觉到被控制% y2 }' N. q4 {2 a6 L0 b; ^
/ Y. P/ y& r, l; h) g
父母的絮叨,明显表现出占据了强势地位,孩子就算想说也没有招架之功,更别说有反抗了。如果父母过于控制孩子的生活,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并非真的是为孩子好。可是,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孩子由于力量原因,可能暂时不会爆发,等到青春期来临,也等于是火山要爆发了。
# \- f4 ?" x( y* _3 j
$ V- b5 k ~/ w. ]) d 第八,父母的唠叨,是扼杀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原因之一/ K1 b( h, _! F5 ]. `8 R" D
! ?5 B) j% E; Y% _3 G
家长不停的唠叨和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他们认为反正有人会提醒,便不会用心做事。而当问题出现以后,就会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成为典型的外归因。所以,长期被唠叨的孩子,缺少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变得懒惰、散漫,通常会唯父母是瞻,难获得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
: Y6 g" A$ y( H5 X; e, |* T+ R; \ P4 l
第九,父母的唠叨,会使家长失去倾听% E% ]0 `! v0 }0 Y2 L
. Y% Y* x* V9 F
在许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的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就算孩子说出一些,家长反以为是孩子狡辩。所以,人有两个耳朵和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要大家多看、多听、少说话,还有会听& r( w5 X( d2 e3 A t% y
L( \# r( G4 k 第十,父母的唠叨,是一种变相的比较和贴标签
4 m9 N0 i. N3 @6 A, W. f3 f
& c' b# T0 v0 n# N- s4 I7 e 父母经常会借唠叨进行“宣泄”,直接引用和重复别人的话,或借别的孩子的长处来说自己孩子的问题。比如,老师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评价,都会“鹦鹉学舌”般地对孩子“述说”。于是,唠叨就变成了时时的对比,让孩子总感觉到不如别人,很有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听话”的孩子很受伤 ! ?+ L. P8 w) C$ _/ Y+ q'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