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o: ^* d9 D/ J
* [/ Z" ~* u% m3 Z6 n+ V
今天带女儿去紫竹院公园玩,同去的还有两个小女孩,就说是葡萄和酸奶(改一下名,以保护她们的隐私哈)吧,和他们的“妈妈”们。 % D! ^2 l; D' \; b+ C
之所以妈妈打了个引号,是因为有个“妈妈”其实是酸奶的阿姨;之所以想说下这个事,是因为葡萄妈妈跟我说,酸奶在家一直管这位阿姨叫妈妈,周末要是这位阿姨出去有事,她就哭,闹到现在她也得跟着出去。酸奶现在1岁多了,还未叫过自己亲妈,再加上她妈妈特别忙,经常出差10天半个月不回来,所以酸奶已经习惯了,她妈妈是不是在家根本不会bother到她。
) g2 d2 U$ j. N; p
平心而论,这个阿姨带酸奶确实带得挺好的,就说一个事,我们是住单位的小区,所以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也互相比较熟悉和信任,但常玩的一批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绝大部分都不知道她不是酸奶的妈妈。我女儿,葡萄和酸奶三个女孩上下相差不到三个月,我们几乎是不满百天就一起在外晒太阳、一起玩,但我差不多过了半年才知道她并不是酸奶的妈妈。孩子特小的时候也经常讨论奶量辅食睡眠的问题,酸奶的阿姨都对答如流,完全一副酸奶妈妈的姿态。我有一次问她是不是全母乳,旁边的一位妈妈说,看她胸部那么涨,肯定奶够,她也笑着回答“酸奶至今为止还不知奶粉啥味道”。
8 R) J- C8 B. N {
知道这个阿姨不是酸奶的妈妈是一次很偶然的事情。这个阿姨其实原来是个幼教老师,她想组织我们这批孩子在一起玩,然后每个人收一点钱,她自己不好明说,所以就找了个特别信任的人来提议这事,这个秘密就算是公开了。后来遇到一次酸奶的姥姥来找酸奶没见着,一个还不知情的妈妈说“被你女儿带出去玩了”,姥姥就破口大骂,说这个阿姨每个月收了6000多块钱,外加2000元零花钱(就是带孩子出去玩买门票交通费之类的),每周工作5天,不洗衣服不做饭,结果还经常带着酸奶出去上门辅导或在外面的机构兼职赚外快。每次接电话都神秘兮兮的,然后第二天就不见鬼影。问她带酸奶去哪里了,她就说去逛动物园公园,让孩子接受外界刺激之类的,今儿她是专门来盯梢的。还说这个狐狸精不知给酸奶吃了什么**药,除了她谁也不要,本来想撵她走也撵不成。不过这些家长里短与我无关,我作为外人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后来有妈妈告诉我说酸奶家超级有钱(不过我从平时她吃的用的也可见端倪,没一样不是国际顶尖品牌),但也说她妈妈很忙,经常出差国外(以至于酸奶一岁多了我们还没见她露过面呢),所有我们也觉得能找个这么心疼她、用心培养她、又专业的阿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 2 g) C$ x3 M0 i! Y3 l
但葡萄妈说酸奶叫她阿姨妈妈这事确实让我心底咯噔了一下。我总有点担心这种混乱对酸奶的长期影响,阿姨总有一天要离开,她总有一天要认自己的亲妈,等她长大一些懂事了,也有些等级意识了,她怎么去面对她心理上和社会角色上两个妈的冲突?
/ |) X' T: c1 h [9 Y
! K% P$ K3 O8 ^7 o# f2 N
) ^$ g/ m/ F; x"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