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199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5-4-26 
帖子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6:1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属于备孕“充分的”,年龄大了,婚后没有立即要宝宝,备孕总是有一些艰辛。也有很多过来人帮助我,给我很多建议。我的感触是,当你准备要宝宝的时候,认认真真对待以下几项,成功就不会遥远:

1、调整好身体状态,从饮食入手,多吃对女性有益的,例如大枣桂圆红糖核桃等,远离一些油炸垃圾食品,并要细水长流,每天补充,不过量,还有吃叶酸,医生建议怀孕前3月开始,只要备孕了就时刻准备,叶酸主要是维生素B族中一种,代谢快,不用考虑吃的时间长了不好,现在街道都有免费发放

2、严格监测自己的体温,体温要每天醒来就测,基本固定一个时间,准备好体温计提前,一般体温最低日之后是排卵日,之后体温就会升高,到下一周期yj日体温下降,当然有些人体温变化不是特别准

3、用排卵试纸或者B超监测排卵,这个适用于很多mm体温不准,一般yj周期第一天往前推14天是排卵日,可以在这之前就开始监测,排卵试纸的选择有讲究有些敏感有些不敏感,其实不好掌握,而且在排卵日前后要隔三小时就监测一次才能增加测强阳的机率,这是一些mm的经验,我觉得可以考虑B超监测,但自己也要结合拉丝体温末次往前推的情况,选择好日子,最好B超第一次卵泡就能在1.5cm左右,然后医生是隔天后让再来,一般比如1.7cm左右,然后在隔天,一般1.9-2.1cm左右的就是质量很好的卵泡了,一般医生可能在看到1.9-2.1时候就会说晚上可以功课了,我建议可以选择2-3个月,之后自己大概yj日后第几天排卵就比较心中有数了

4、如果还是备孕几个月不中,去测激素水平黄体功能等,按照要求yj第2-5日做比较准,然后根据结果调整,有西药方法和中药方法,西药也可以很快就把指标调节上来。推荐看中医,一般吃3-6个月药,按照yj周期,一般大夫会根据yj期,排卵前,排卵后三个时期分别有不同的中药调理

5、同时,建议考虑做一次输卵管造影,注意选择造影剂比较好的,不用碘油的,好像是叫人血蛋白,打入腹腔自然吸收排出什么的,对身体无害。这个有一些朋友亲身经历,一般没有流产过或输卵管炎症等,都不会有问题,而且做一次造影,相当于也把管子通一下,有个老家mm就是在私人医院做了这个当月就怀上了,之前一直看中医调理。当然有些mm觉得这个有伤害,认为以前没有流产过等,应该没有问题,不过我建议,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怀上,还是做一下,因为我身边有同事本应没问题,但确实通过做这个发现一些问题,早做处理,及时调整好

综上,其实我的备孕经历就将上述各项中西医准备都做了,终于成功了,心理特别感恩,一路上帮助我的人,虽然孕早期反应特别特别大,一度认为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呢,如今,也有几个同事朋友时不时就和我讨论备孕问题,哈哈,她们陆陆续续也有好孕,特别为她们开心,祝福所有的备孕mm尽快心想事成!


贝贝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2012-10-09 
帖子
169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3-03-05 
帖子
5945 
怀孕妈妈
不错的分享
动动妈咪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12-09-04 
帖子
4217 

妈网红人

小妙2015 发表于 2015-1-29 16:18
我属于备孕“充分的”,年龄大了,婚后没有立即要宝宝,备孕总是有一些艰辛。也有很多过来人帮助我,给我很 ...

好分享哦~~谢谢亲,大家一起好运吧!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3-03-05 
帖子
5945 
怀孕妈妈
不错的分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备孕心得分享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