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329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0-10-10 
帖子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19:0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我简单说下两地重疾险投保的利弊,以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有不妥,请见谅!
香港投保的优势:
1. 总体来说保费低,保障更全面。同一家公司可购买的保额额度高,免体检的额度也高。有的保险公司还会提供额外的保额赠送。(如英国保诚会在投保前十年给18岁以上成年人赠送35%的保额,给未成年人赠送50%)。再比如香港友邦的保费要比大陆友邦的保费便宜近50%了。也就是说,如果花相同的保费,香港保险的保额会更高。
2. 香港重疾险几乎都是分红型的,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额会不断增加,也就削弱了通胀带来的一些影响。如楼上有朋友说,今天给孩子买了50万的保额,但等他6070岁的时候50万可能就只相当于今天的20万了,如果有分红,在他70岁出险时保额可能已经涨到100万,也就可以满足他那时医疗的费用了。而且,香港的一些大的保险公司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经营比较稳定。出险倒闭的风险极小。
3. 美元保单,理赔也是美元计价。如果长期看好美元,这一点也是优势。
4. 香港由于其国际化地位,不仅认可国内几乎所有的三甲医院,对于国外的医院认可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对于未来有出国打算,或者打算把孩子送到国外的家庭更加适合不过。
5。香港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是严进宽出的,也就是说在核保的时候会比较严格,如果有健康上的告知项的客户,保险公司会查看病例,也可能要求在当地进行体检,但是一旦承保,后续理赔就非常的人性化了。

国内保险的优势:
1. 适用中国大陆法律,一旦出现法律纠纷,会在中国解决。而香港保险如果出现纠纷则需要到香港上法庭,适用香港的法律,而对于大众来说并不熟悉。
2. 投保简单,缴费方便。如果核保时要求体检,一般当地或相邻城市也就搞定了。大多数国内保险都是通过银行直接划账,非常便捷。香港保险一定要本人亲自去香港签单(18岁以下未成年人除外)核保相对严格,如果对健康告知项目有疑问,有些情况会要求香港的医疗机构出具某项体检的证明。首期保费可以当场刷银联借记卡或信用卡(根据保险公司不同有不同规定),而续期保费则一般要通过境外汇款的方式。
3. 大陆的很多重疾险都有轻症豁免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罹患了保单所列的轻症(说白了就是不那么严重到要命的病),以后的保费就不用再继续交了,而保单仍然有效,后面得了重疾仍可获得理赔。这一点香港重疾险几乎都是没有的。
4. 轻症额外赔付。大陆重疾险的轻症时额外赔付的。如50万保额的保单规定轻症赔付20%,那么得了轻症后保险公司赔你20% 10万),保单持续有效,再得重症保险还是赔50万。而香港保险轻症是预支赔偿,也就是说假如轻症已赔偿10万,在没有分红的条件下,重疾就只能赔偿40万了。
总结一下:
香港保险适合的人群
1. 经济实力比较强,需要购买的保额比较高。
2. 有出国打算的客户。
3. 需要外币资产配置的客户。
4. 其他看重保险性价比的客户。
大陆保险的适合人群
1. 保险额度不太高的客户。因为亲自跑去香港也要花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额度不高,建议国内选择。
2. 长期居住国内,不需要外币资产配置,或者对国外保险公司倒闭有担心的客户。
3. 看重轻症豁免的客户。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72 
不错额,顶一个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228 
楼主分享的很好,顶一个!!!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0-10-10 
帖子
20 
本帖最后由 家有二宝999 于 2015-11-12 14:48 编辑

稍后给大家分析几款分别在大陆和香港的热销产品。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重疾险你选大陆的还是香港的?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