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特征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 我们每位家长都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养成好的习惯,到时候我们去享受它的利息,而不是替他们去还债。昨天我给大家发了个好习惯成就好未(之一)——2岁半宝宝例行日程表,有些家长留言,我也特别理解大家的心情。因为我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入户和接触了很多家庭,大家对孩子的教养还处于学习、摸索阶段,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或遇见时会有很多问题。所以我把我这些年来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会每天发一个帖子,希望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和探讨,同时也希望我这些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能帮助到更多的家庭和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我还是那句话,培养教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培养教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耽误不起。今天我把习惯的特征给大家总结一下,让大家能够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有更深刻的了解。 1、习惯不是先天的、遗传的,而是人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克服不良习惯。 2、没有训练(练习),就没有习惯。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且有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中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触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所以说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而言,一旦形成就较难改变。但这种稳固性也不是绝对的,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即使是已经形成的较为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毅力,也许要花几倍的时间,但也是可以改变的。 3、习惯是一个行为自动化的方式。所谓自动化,就是稳定的条件反射活动,甚至是下意识的动作。行为习惯形成以后,就不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从心理机制上看,习惯是一种需要。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 ) ]$ h/ p& a& T& M5 m
4、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因而有情境性。养成了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不行了,这就是因为受到情境的制约。 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