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7 | 浏览: 65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1 16:5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豆他娘 于 2011-11-11 17:00 编辑

唉。。。话说这都是什么情况啊。。。养个孩子自己还得学医。。。


自我按摩小儿治疗方法-小儿感冒按摩方法疾病:小儿感冒

小儿感冒简介:感冒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俗称“伤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冬春季更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感冒有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一种是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起病较慢,局部症状较重,全身症状较轻为其特点;流行性感冒又叫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发病急,全身症状重,可有暴发性流行.中医学认为,感冒的发生与外界气候变化和小儿正气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腠理疏薄,表卫不固,抗病能力较差,对外界气候变化不能很好适应,故易为外邪侵袭,致成感冒.

    根据其临床表现,一般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常见症状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严重者可出现高烧,烦躁不安或嗜睡,甚至出现抽搐等.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辨证要点:




1.小儿感冒特点:


(1)小儿冷暖不能够自调,肌肤薄,潘离蔬,卫外不固,容易为外邪所侵袭而发病.
(2)小儿体属纯阳,阳常有余,阴却常不足,感邪之后,传变迅速,六气之邪,皆从火化,迅速进入表里,表现表里同样的疾病症候.
(3)小儿肺部机体娇稚,脾器常有不足,而肝气却有余,神志怯弱,感邪之后,容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症状.
2.小儿感冒分类:


(1)风寒型: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痰薄,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型:热重寒轻,有汗,头痛,鼻塞流黄涕,咳嗽有黄痰,咽痛,口干,舌苔薄白或者薄黄,脉浮数.
(3)署邪型: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欲吐,食欲不振,或者鼻塞,流涕,咳嗽,舌质红,舌苔薄白或者腻,脉数.
(4)兼证型:1.夹痰;2.夹滞;3.夹惊.(有关辨证略).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婴幼育儿
小儿感冒临床表现:


  1、潜伏期大多为2~3日或稍久.


  2、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及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稍肿大.发热可持续2~3日至1周左右.在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3、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因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也明显.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其它症状,全身症状也较严重.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1~2日连续几次.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往往早期出现,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但也可持续存在,有时与阑尾炎的症状相仿,多因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4、急性扁桃体炎是急性咽炎的一部分,其病程及并发症与急性咽炎不全相同,因此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病,也可并入咽炎.由病毒所致者,有时在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同时软腭及咽后壁可见小溃疡,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血点,但粘膜表现光滑,可与麻疹鉴别.由链球菌引起者,一般多在2岁以上小儿,发病时全身症状较多,可有高热、冷感、呕吐、头痛、腹痛等,以后咽痛或轻或重,吞咽困难,扁桃体大多呈弥漫性红肿、或同时显示滤泡性脓性渗出物,患者舌质红、或有苔厚.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并发症,主要是鼻窦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


  5、血象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早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较高;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严重病例有时也可减低,但中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6、病程较轻病例发热时间自1~2日至5~6日不等,但较重者高热可达1~2周,偶可长期低热,达数周,由于病灶未清除,须经较长时间才能痊愈.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诊断诊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1、流行情况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体格检查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婴幼育儿
小儿感冒按摩方法一 小儿感冒按摩方法二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


小儿感冒按摩方法一


1.小儿感冒常用手法:


(1)患儿由大人扶抱或俯卧位,家长以手掌蘸少许生姜汁沿脊柱两侧膀胱经,用大鱼际着力推搓背,腰部,以红热为度.
(2)家长以双手拇指在背部风门、肺俞穴分别按揉1分钟.
(3)患儿仰卧位,家长以双手拇指推鼻翼两侧各20~30次,然后推印堂、攒竹穴,再向左右分抹额部,抹到太阳穴后用拇指按揉法.如此反复数遍,以皮肤微微发红为度.
(4)家长以拇指先点后揉曲池、合谷穴各1~3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重推三关穴500次.
②揉外劳宫100次.
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2)风热感冒: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①清肺经300次,清天河水100次.
②按揉大椎穴1~3分钟.
③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
④拿肩井3~5次.


(3)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100次,分推膻中100次.


(4)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推涌泉200次,清天河水500次.


(5)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100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MW10934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1-26 
帖子
207 
小儿感冒按摩方法二


1.小儿感冒常用手法


(1)患儿仰卧位,家长用两手拇指自印堂开始,交替上推至前发际30次,然后,自额中分抹至两侧太阳穴30次,按揉双侧太阳穴1~3分钟.
(2)揉一窝风穴1~3分钟.
(3)揉迎香穴15~20次.
(4)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掌横擦肩背部,以透热为度.
(5)家长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揉上下肢部肌肉并做掌擦每部位3~5次.


2.随证加减


(1)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
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
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③多揉太阳穴.


(2)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
①清天河水300次,清肺经300次.
②直推脊柱5~10次.
③搓擦涌泉300次.


(3)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
①补脾经100次,推三关100次.
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1-02-21 
帖子
315 
婴幼育儿
                   顶
【育儿手册】发烧不可怕,千万别乱来阵脚!及时物理降温观察宝宝状态,新手妈妈必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豆豆被他臭爹传染感冒了。。。转个关于伤风感冒的帖子。。。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