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2928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宝宝生日
2010-11-20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0 17: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冬季幼儿很容易生病,很多疾病都会在冬季诱发,在冬季要做好保健工作。那么,你知道冬季怎么合理对幼儿进行保健吗?
5 D: R  F$ N) ?% G( \


: d' u; _8 D  \( D/ E/ n1 @冬季幼儿的睡姿
4 z$ v# L# t4 K3 ?' _, g- T& \# w5 m
: j) v3 R7 l; X) \2 b7 b4 I5 ]一、忌家长搂着孩子睡,因为成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影响幼儿吸入氧气的浓度,不利于健康,更有甚者,怕孩子冻着,就将孩子的腿脚捂在自己的怀中,可以想象,以成人的腿的重量压在孩子腿上,如果时间长了,就很可能造成孩子腿的局部缺血引起不良后果或者某种姿势持续时间太长而引起不适感。因此,孩子最好是与成人分被或分床睡觉。4 O# P# q+ z* B9 p8 N5 _" K

. b" Y) p" H3 {. |7 G; I; \0 \0 r二、忌俯卧势,幼儿生理发育不完善,特别是心脑功能不健全,如果长时间俯卧,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血液的射出和回流,从而使全身循环相对减少,呼吸也不顺畅,俯卧时多是头偏一侧,醒来后头颈酸痛,很疲劳,起不到睡眠的休息、恢复作用。
  N* U7 d5 Z& B, R5 \. Q, M9 j, d
三、忌蒙头势,冬季气温低,有的家长在幼儿睡眠时将全身甚至头面部罩住,或留一条窄缝,以为这样就可以暖各些,殊不知把头面部罩得严严实实,氧气不易吸入,而幼儿代谢比成人旺盛,需氧量也增多,也就容易引起氧气不足,幼儿就会感到不适。有的幼儿用手掀开被子,甚至用脚踢开被子,也就容易受凉,这就适得其反了,有的幼儿捂着会大汗淋漓,呼吸急促,重者被窒息等。  K. ?6 K. W2 G; E4 `! }1 M

  `7 B' r* H4 j, R

3 S- G) U& ?" E* k2 q2 I$ j- \
冬季幼儿保健常识
: O% Z  A3 ]- W9 g
1 A4 s' d  q) M# x/ g/ f" y" @# Q- s% v- C1 B2 i3 t0 d. J
一、避免着凉
5 F4 @3 M4 Z0 B) r" u5 g冬日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冬季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q. V/ l4 S' L( s6 G
* Q$ \4 [/ z2 W1 d1 ^
二、保护皮肤1 d  T  V( s' J9 T5 @$ u
冬季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擦点护肤霜。
( s6 F+ m. p. c6 R# X" V7 A% H+ e' G) E
三.注意室温+ B1 N8 j( b, W& c
冬季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18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4 Y) `9 R; w( j* r& N
, z7 n0 L7 k( u( w- C( j! Q5 V! W
四、多晒太阳2 V/ y3 T1 [0 O$ D; ]5 s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0 a4 G0 x6 D: ]5 `3 O
8 a% x5 `+ S5 K, |( g
五、控制好运动量
+ M! T" n  ?. F4 {6 m宝宝们是很喜欢外边的世界,那么身为父母也不能让宝宝过度疲劳,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在外边运动。但也不能整天闷在家里,要适当运动增强宝宝的免疫力。总而言之,要控制好宝宝每天都运动量。
来自[妈妈网孕育iPhone版]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冬季育儿必备小知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