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亲们认为,跟孩子沟通是一件困难的事,他们常常抱怨说:“怎么讲他就是不肯听话!” 其实,一般亲们总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导致说出的话,不是孩子想听的,沟通的结果,往往变成有骂有哭,不欢而散了。 其实,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先倾听孩子的心声,亲们必须先了解孩子的想法、看法或需求后,再进一步的讨论、商量,交换彼此的意见后,才可能产生共识或结论。 我常常在演讲现场,出个问题做“有奖征答”,激发家长的思考兴趣,题目是“铁路平交道前的警告牌上,写上那三个大字?”亲们都会热烈反应,答对的就得奖了。 我就借用“停、看、听”三个大家眼熟好记的字,再加一个“想”字,就变成倾听的四个重要步骤了: 一、停---停止一切工作 当孩子对着你的面或喊叫你,表示有话要跟你说,不论你正在看电视或做家事,都应该立刻停止正在做的事,走向他或看着他,并回应说:“喔!你有话要跟我说吗?”你这样做,表示你很关心他,很重视他要说的话。也许他要告诉你好笑、好玩的趣事,或是要诉说一件伤心难过的糗事,你及时接纳他的情绪,他就会感觉很开心或安慰了。 二、看---看他脸部表情 两人要靠近面对面坐着或站立,如果孩子比较矮小,大人应该蹲下身来,并且要四目相遇,才能看清他说话时喜怒哀乐的神情,并适时用微笑、点头或难过、摇头响应你听话的感受。如果他说到高兴的事,他大笑一声,你要笑三声,表示你比他更欢喜;当然,如果他说到伤心的事,他哭一分钟,你就要哭三分钟,为表示你比他更难过,让他有被了解、受接纳的贴心感觉,他才会把你当知音良伴。 三、听---听出说话重点 听孩子说话时一定要专心一意,眼神或肢体都不要有分心的行为,并且要耐心听他说完,你才能了解事情的始末,并听出他说话的真正用意。千万不要任意打断他的话,这样会扫掉他的兴致,认为你不关心他,不喜欢听,以后他就是有话,也不愿意跟你说了。 四、想---想出适当响应 孩子说话时,你要用心思考怎样响应他,如果他讲到得意事,你就称赞:“好棒喔!”或“真了不起!”因为快乐分享可增倍;要是他说到伤心的事,你就说:“我也感到很难过呢!”因为痛苦分担可减半。亲们能够适时以口头或肢体表露真情,让孩子能畅所欲言,贝乐,则亲子间就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模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