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25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6-09-17 
帖子
7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1:3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Xin_Zeng 于 2011-9-27 11:47 编辑

小孩儿从幼年起就应该接受美的教育,从我自己体会来看,应该引导孩子多看事物美的一面,没有必要让幼小的孩子了解太多丑的东西,因为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美的,学会享受生活中的美好,自然就能分辨出丑来,但如果孩子从小看事物丑的一面过多,他是肯定会知道什么是丑的,却无法欣赏美的事物。多进行美的教育让孩子生活的更积极乐观进取,反之,容易感觉生活乏味,缺少乐趣和内驱力。
我家小孩儿奶奶就喜欢当着孩子谈论事物不好的地方,到果园说鸡粪臭、虫子多,某某人没素质什么的,我儿子好在受我影响,我一般都会引导孩子了解事物美好的一面,因为很多事物美好的一面是隐性的需要你用心才能体会到。

      孩子在果园非常的幸福,他告诉大家鸡粪有营养,可以让果树长的好果子大,虫子多他也蛮高兴,因为他在城市里可没这么有眼福看见这么多种类的虫子,只要我发现了他没见过的虫子,他就会兴奋的跑来看。儿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好的,他说果园的天空是兰的,树是翠绿的,落叶也是美丽的,我从家里拿来的包子儿子说到了果园上帝把包子都变得好吃了。有朋友到果园来,他就会兴高采烈的前面带路带大家到“森林”去玩儿。儿子说幼儿园的老师好,小朋友也好,家里人也好,是啊,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我非常的欣慰。
关于美的教育,应该有艺术教育,音乐和美术的鉴赏很重要。音乐语言需要你让心灵宁静下来,全神贯注的沉醉其中才能享受到他的乐趣,对幼儿可以选一些浅显的曲子,比如《彼得与狼》《小狗圆舞曲》之类较轻快内容较浅显的,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兴趣。

大孩子应该选择一些有思想性的有历史背景的曲子了,让孩子了解旋律所抒发的作曲家的思想,和体会演奏技巧。这种曲子就非常多了,让孩子在音乐中成长,让音乐成为孩子终身的伙伴。
美术鉴赏对美的教育很有帮助,幼儿可以欣赏一些中国国画,国画一般思想性不强,较为写意,适合幼儿欣赏,帮助孩子学习对事物的描绘。大一些的孩子就需要欣赏一些世界名画,世界名画不仅是因为他是某个流派的代表作,也不仅仅因为画家的绘画技法多么高超,最关键的是这些名画当中蕴含着画家非常深刻的思想和背景,表达了画家对社会宗教甚至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看法,看名画如读书一样,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且这些名画展示的内容比文字表达更具有震撼力,当然,这种感染力的体会需要孩子先期查阅了解与这些画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这些巨作面前,当我们敞开心灵,我们的心灵和画家的心灵交汇的时候,我们就能感受到画家要传递给我的东西和他的力量。中国美术馆对小孩儿和老人都是免费的,有时会有重量级的展览,我经常上美术馆的网站关注最近的展览,如果有值得看的展览就会带着儿子去参观,儿子很喜欢那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我会尽我的全力播撒美的种子!中国美术馆的网站展览预告:http://www.namoc.org/msg/zhanlan/zlyg/
幼儿背古诗也是不错的美的教育,古诗多是用美丽简约的词藻表达景物或作者的心境,思想性不强,美丽动听的歌谣,朗朗上口,浅显易懂,适合幼儿诵读。孩子大一点学古文背古诗就太肤浅了,终究中国没有像样的思想家,像孔子之类也不过就是不成体系的思想火花而已,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这个时候大孩子应该多看西方的书籍,挑选思想性系统性较强的书籍,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系统分析的习惯,同时还进行了美德教育,一举多得。
  在对儿子进行美德教育的时候,我也是边学习边教育,把以前记忆中模模糊糊的信息整理的脉络清晰,遇到未知的领域查阅资料同时增加自己的修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对生命的感悟。教育孩子也是父母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过程,非常感谢你,我的孩子,让我们携手共同成长!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6-09-17 
帖子
70 
回复 溜冰圆舞曲 的帖子

嗯 看的眼花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11-04-05 
帖子
620 
婴幼育儿
我觉得胎教和细教都不用,重要的是孩子要有自己的思想!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美的教育 我和儿子一起成长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