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孩子的健康永远是做爸爸妈妈最关心的,但是越演越烈的食品安全问题,避孕药黄瓜、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膨大剂西瓜、硼砂沙琪玛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一时间,爸爸妈妈无所适从,该给孩子吃什么才安全呀? 被动的我们无法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但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练就一双“慧眼”,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就能在选购食品时,为孩子把好关,最大可能地保障孩子的安全健康。面对食品存在的不安全性,每个家庭要学会食物的正确选择,做好孩子的膳食行为管理。 挑选食品,你需要知道的原则—— 1.食品加工环节越少越安全 跟食物的天然状态不一样的食品,就是加工食品,属于十大垃圾食品之一。加工过程只会引入新的污染,环节越多污染可能性越大,保存的营养越少。所以,如果家长尽量购买天然新鲜食材,自己动手做给孩子吃,少买加工食品。 2.食品多样化,降低“中招”率 眼下食品安全问题防不胜防,指不定哪天爆出你最喜欢的某种食品是化工原料、添加剂的合成品。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不要盯着少数食物吃,各种食物都要吃,这样就算吃到不健康的食品,也不会“中毒太深”。从营养学角度讲,食物多样性,营养也更全面。 3.购买“长相朴素”的产品 判断食品是否安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食物的颜色、气味与外表。凡是颜色浓艳、夸张,或气味过分香浓、刺激的,或外表异常光鲜的食品,大多可能过量添加色素或使用化工原料进行处理。 4.尽量避开“垃圾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的十大垃圾食品: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物。这十种食物大多都有“三高三低”(高热量、高钠、高脂肪、低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糖类含量过高、含致癌物质等特点。应该尽量少让孩子吃,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让孩子吃。 5.慎购反季节蔬果 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外观好,但大多用了催熟剂或激素类化学药剂,选择当季时鲜蔬果,安全系数较高。凡是水果的大小、颜色过于夸张,或特大、特艳、特别吸引眼球的,且缺乏水果自然香味的,最好不买。 6.价格过低,可能有“猫腻” 都说“一分价钱一分货”,如果食品的价格过低,爸爸妈妈就要留意了,是不是食品不够新鲜,或是有别的问题?不要大量购买打折、但临近保质期限的食品。 7.学会看食品标签 除了看食品的保质期,爸爸妈妈还要留意食品的配料表(按国家规定,配料中含量越多的物质排在越前面)、营养成分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利于身体健康,一般是含量越高越好,如鲜奶蛋白质含量在3%左右,而奶饮料的蛋白质含量仅为1%。)。一种食品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看它的主料是什么。如果主料营养价值就很低,就算不含添加剂,也不能划入健康食品范畴,如膨化食品。除了主料要健康之外,我们要提防油、盐、糖、奶精、起酥油、糊精、淀粉等七八种辅料成分,这些东西在配料表中排位越靠后,品种越少,证明产品离天然状态越近、安全系数越高。 ……….. 关于怎样给孩子把好食品安全的话题真是一天一夜都说不完,要不都说现在的父母难当呢,社会进步了,应该说家长应该越来越省心了,现在倒好却更步步惊心了,今天和各位做父母的分享这些,我们下回接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