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究竟带给我们什么? 真实案例系列报道之十七 《首先有一个苹果》,数学与故事完美融合
-
: f, D2 r: a! K/ S# u
《首先有一个苹果》是日本著名绘本作家伊东宽的有一部优秀作品。提起伊东宽,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它的“鲁拉鲁先生”系列、《云娃娃》等作品都深受小朋友的欢迎。而这本《首先有一个苹果》,更是非常适合爸爸妈妈与1-4岁的宝宝亲子共读。 在这本书里,“苹果”是最重要的“主角”——每一页里都有它的身影;随着故事的进展,两条虫子从苹果里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其中两只如愿以偿、而另一只则叼起了苹果;再翻页,出现了四个持枪的猎人……每翻一页,都有一个新的形象出现;随着一个新成员的加入,画面也越来越丰富,“终于闹得一塌糊涂”!当然,故事的最后还要归于齐整,作者带着我们又重新review了一下从1到10的数字概念,并通过“数不清”的对比帮孩子树立学会数数的“成就感”! 这本书,我从女儿不到2岁时就开始给她讲,现在她已经4岁了,仍听得津津有味。 不到2岁,正是女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从1到10,她虽然数不利索,但却兴致颇浓。这本书正好符合她那时的喜好,简单而又色彩丰富的画风也能一下子吸引她的眼球,苹果、狗熊、蜜蜂、乌龟等恰好可以作为认知物,边数数边认物,边听故事边看美图,一举多得! 在女儿3岁左右时,正是观察细微事物的好时机,很多我们成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她一眼就能发现端倪。于是,这本书再次成为她的心爱之物。在这段时间内,“找苹果”成为讲这本书的重点。因为每一页上都有那只最初的“苹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复杂,苹果越来越难找、这个“找寻”的游戏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等“找苹果”玩得差不多了,我们又开始“找虫子”、“找小鸟”,一本书讲个十遍八遍丝毫不会觉得枯燥,这也正符合2-4岁孩子喜欢重复的特性。 如今,女儿快4岁了,数数、找东西对她来讲显然都过于简单了,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又在哪里呢?既然算是数学绘本,关于数学的开发就不仅局限于数数,看图算加减法正符合她现在的求知欲,1只苹果+两条小虫,是几?9条鱼救了8个猎人,还有几条鱼救得不是猎人?在故事中融入生动的加减法练习,有趣不枯燥! 另外,关于此书,我还有一个想法尚待实施——因为书中故事的逻辑性超强,我觉得完全可以启发孩子一起按照原有的逻辑将故事无限量地编下去——9只鱼救了猎人,然后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应该是个不错的机会吧?! ( y6 h) v: U$ J+ P1 Q; d
0 K9 H6 {1 M( R9 E! A8 h
-
1 ^% H; t4 c. ?( T0 r 6 W6 o5 y M5 ^ }- i
-
. ^* I' z: ^* ?1 I" `
( P8 p$ M) V0 o0 S2 Q* ~2 ^) l
-
, i* ?, M! m0 y7 N1 G) J
; |0 U* h5 {& n' K. w
-
; b9 x& h; \4 |/ t+ ^; p9 ~' ` 0 v! \" N5 E+ R( }
) L. `0 d5 j6 K+ O( C" ~3 M
-
# z; T7 k8 E$ Z0 [. Q# Z) ?, k' V
* q: C4 f5 B! U2 u% t) G" A
-
3 l$ x) m/ `# D1 k) Y, @ 8 T1 D4 _' {6 J+ ]6 I; I" m' @9 x
-
" _1 R4 h' c) Y b4 F! o
6 z* K8 x9 f; Y6 u$ x/ b1 }: j; \
-
/ B8 _9 i0 \6 J$ n5 t 1 I7 s0 J3 K# {! O% T* I# {1 _
-
7 B1 L7 D% c% u |( @
0 I# ~% E; _6 i7 M4 Y2 P
-
/ e9 t' o5 ?- M9 v
5 N7 a7 q _* f8 D; v
-
- E+ w0 ^) e- E* i(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