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099
- 经验值
- 2431
- 在线时间
- 281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1-04-22
- 注册时间
- 2012-8-29
- 帖子
- 56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712
- 精华
- 0
- UID
- 8205819
   
- 宝宝生日
- 2011-04-22
- 帖子
- 561
|
本帖最后由 盛伟妈 于 2013-12-12 00:03 编辑 ) X z5 m7 m* g7 U% }# G
, \) ~- L. t# c! f& l/ L, C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我们应该改一改教育方式了。转发一下文章,让更多的家长读一下! 【孩子,我是花自己的钱,而你是花我的钱!】, c& ?/ q* b% t
有一年过节放长假的时候,我在国内临时决定坐火车回家。运气还不错,碰巧买到了最后一张软席票。一进候车室,我以为是走错了地方。站着坐着的都是学生模样的人。我不是说软席非得 什么什么人坐。其实什么人都可以坐,就是当学生的应该少坐或不坐。因为是学生,因为学生还在花父母的钱,所以就应该采用最节约的方式去旅行。2 v3 c6 Z! K- b3 g9 Q- V3 n
起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人们大多数都是这么想的,也都是这么做的。为什么偏偏中国人不这么想,我有点不明白。
0 k5 {2 p7 |$ P; Q. u2 G1 O在西北旅行的时候,看到很多村子的墙上写着:再穷不能穷了孩子。这是指教育,我同意。但在现在的中国,我还要再加一句话:再富不能富了孩子。' \0 B: a0 @+ g# s5 N
在欧洲火车的软席车厢里,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学生模样的人。即使是在圣诞节,车厢过道都挤满人的时候。有的学生为了省钱,专门乘坐多次转车,站站都停的慢车。他们的父母们也赞成这样的做法。2 P5 ]; z* I3 J( H, U
我们早已习惯了用金钱度量一切。但恰恰是父母的爱,在很多时候和金钱没有关系。, t$ C1 M; i! l+ {* F' S6 q
在德国有一个传统,一个人过了18岁生日以后,要独自出门旅行一次。要争取用最少的钱走最多的地方,并且在外面尽可能待很长的时间,以便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学会独自生存的本领。有句话把这样的旅行概括得很形象:出门时是个孩子,回来就是成人了。" y1 Y" d; Q1 k) }" Q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冒险。多少年以后,每个德国成年人都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向自己的女朋友、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第一次独自旅行的故事,花了如何少的钱,走了如何多的路,受到了什么人的帮助,受了什么人的欺骗。这是可以一生一世讲述的故事,也是可以在家族里世代相传的传奇。如果一个孩子出门没几天就往回走,这将成为他和他父母终身的耻辱。 U3 ^9 e# T, z. w6 F% A
我认识一个汉堡的有钱人,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因为从他父亲辈起,已经不再需要靠工作赚钱了,他家的钱在帮他们赚钱。他18岁那年揣着父亲给他的旅游费出门去游欧洲。他每天可以支配的钱相当于现在的2,5欧元,人民币约25元。即使在那个时代,这也是很少的一个数目。百万富翁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在外面至少旅行一个月再回家。他在外面旅行了整整40天。有几天,他就吃黑面包,喝自来水。他睡过青年旅馆,睡过人家的客厅、马槽,也在外面露宿过。在他回家以后,家里为他举行了一个大派对。鲜花,香槟和最昂贵的食品铺天盖地。
( w5 r% E; B- `4 Y' R4 q9 M% `他感慨地想,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桌上任何一杯香槟的钱,就足以让他饱餐一顿了。他把他的感慨告诉了父亲,当然有点谴责的意思。2 w- j; `5 [: B
父亲回答说, 孩子,我是在花我自己的钱。而你花的是我的钱。他说,那一瞬间,他明白父亲已经把人生最重要的财富赠送给了他。他的父亲让他明白,一个过了18岁的成人,从父母手里得到的钱就像是礼物,不论多少,只应该心存感激,一分钱掰成两半去享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