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3193
- 经验值
- 3043
- 在线时间
- 232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2-01-12
- 注册时间
- 2010-6-8
- 帖子
- 521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3275
- 精华
- 0
- UID
- 4156292
    
- 宝宝生日
- 2012-01-12
- 帖子
- 521
|
本帖最后由 快乐清风 于 2015-9-17 11:47 编辑 + O9 B4 ^& H: x( K1 ^
( {* S8 n3 d& ^& _+ S
给想要让孩子学琴 和正走在学琴路上的亲们 - [* j3 i C0 P& q0 l
* C2 Z$ K: U: o$ w
就因为上周末带孩子串门,亲戚家有一架钢琴,三岁半的闺女坐在钢琴前摇头晃脑的弹起来了,虽是信手瞎弹但能看出她非常喜欢。所以我有些心动想让孩子学习钢琴。但对这块又不懂。
2 A- F. ?: W* O+ F. v; {6 E* s8 G( W( ?- |- [' k, ?
看到网易博客上有一篇写孩子学钢琴前的准备,我觉得说的非常全面而且细致!转给大家看看文章很长,但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如果家里也有孩子想学钢琴这里有很多为咱们解惑的答案~
$ w; a1 J0 k3 [0 b' R: E* I
+ D! P7 |1 e. x$ ~- r* N, s- H8 g儿童学钢琴前的准备: 5 h6 W+ t( n/ X+ D4 |! G8 b3 }* ~) ?
时下以“学钢琴”来开发自己小孩的聪明才智。这当然是一项明智的选择,但对“在孩子进入钢琴专业学习之前,应做哪些必要准备?”不少人的考虑常欠周到。往往有人认为只要家中有钢琴,就可以请老师给孩子上钢琴课了,其实不然。选购钢琴和聘请良师当然是学钢琴的重要准备,但还有一项重要的准备多被忽视,那就是在学钢琴前,孩子在音乐基础素养方面的准备。要知道:钢琴的学习,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技艺性操作绝对不是机械式的动作,而是演奏者对音乐的一种艺术感的表达。一个孩子在学钢琴前,若对音乐没有起码的初步艺术感知和体验能力,弹奏时就难于产生音乐感,从而使他的钢琴训练,在一开始,就会产生无乐感和枯燥,若同时加上乏味的教材和不适当的教法,则很容易形成机械式的弹奏习惯,有许多孩子对钢琴训练的厌倦情绪,就是由此产生的。所以,切不可让一个毫无音乐听赏和没有学唱经历的儿童,在没有一点儿音高概念和节奏感基础的情况下,就开始学习钢琴。; w* }% F; @6 P3 v$ i
9 {8 m6 z; q2 |( L1 H2 O5 _
钢琴学习是漫长的,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演奏本身,而且是全面的提高自身的感受力、理解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过程,掌握技术技巧需要科学的、持久的训练,而真正表达作品就需要更全面的能力,因此,需要毅力、勇气、耐力、信心和长久不懈的努力,以及经济、物质、时间、精力的大量投入。因此钢琴学习前的准备工作就变的尤为重要。本人从事钢琴教学多年,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心得整理如下,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e+ M7 r2 d4 {2 H! \
1 P/ @9 r6 k$ G- V9 v0 u
: W/ y- h$ W/ w/ v: E9 D- x一、思想准备——树立坚强的意志 
3 V! y" M5 V6 q, d# u' v2 b/ y
% X. ~2 I1 p* y4 P; @想要达到钢琴的中级阶段至少需要学习8-10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学习阶段中有多少孩子真正坚持下来呢?“据统计资料显示,以琴龄的长短算:琴龄达到1-3年将流失三分之一,坚持下来的约为66%,琴龄达到4-7年将流失五分之三,坚持下来的约为26%,琴龄达到8-10年的又流失五分之四,坚持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5%。”(《钢琴艺术》2009)因此,在钢琴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而坚持最重要的就是毅力。所以,学生及家长必须从细微之处入手,对学生而言:
$ F9 ~7 x0 h; D" A# t
/ o2 I V! o1 t/ v1 B5 b4 |3 c1.要有耐心和韧性。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和宝宝学琴的成效和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耐心和韧性,父母能坚持,孩子才有可能坚持。所以,有让宝宝学琴的打算,父母就要有“持久战”的准备,保持平和的心态。弹钢琴属于“慢工出细活儿”,需要孩子的悟性,也需要大量地、不懈地练习,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有时克服了一个缺点,又冒出另一个缺点;新的缺点克服了,旧的缺点又犯了。为了一个音、一个指法,要反复练习多次,初学的宝宝既难适应又觉得枯燥,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躁、退缩、放弃等现象都是正常的,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有能力说服自己、耐心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开导、引导宝宝,比如以讲故事的方式帮孩子稳定情绪、建立自信心、克服眼前的困难。
0 f4 U2 z$ ?, C1 d; d
" Y, y; E. u# R M& w, e4 K! l2.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把每天的练习时间固定下来,不要轻易变动,让孩子从小懂得练琴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练琴就和每天吃饭睡觉一样。任何事情只有重视起来,才会做好学好,在练琴的时间内禁止孩子随意干与弹琴无关的事情,保持练琴的连续性和习惯性。
; V$ c4 L& `8 e! b* ]2 n7 x- _ 8 o4 O# R) `. G
3.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任何学习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效率就会提高,而从小养成好的识谱习惯,是学好钢琴的关键,我们都知道,识谱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就是音符、节奏、指法,赵晓生老师来我院讲学时曾经说过:“谱子上有的要一个不拉的弹下来,谱子上没有的也不要随意加注,”但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难倒了很多人,这些都需要在初级阶段养成良好的识谱习惯。; ~( m& ^/ A3 x6 f. l$ _( ^2 j
3 a# r$ C- h/ D- M0 U8 U
4.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据统计资料显示,5-7周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一件事情的时间平均只有15分钟。我有一个学生,父母是学校老师,很注意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孩子今年还不到5岁,但她可以集中听整整一个小时的课程,每节课的效率也相当高,在和她的父母沟通后才知道,这个孩子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培养她专注的干任何一件事情,从来不打断她,即使她在玩游戏,只要还没结束,到了吃饭的时间也不打扰她,就是这样,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
" R. {% [3 S1 j& P0 s* l
: b) _7 R- z! r/ Q 5.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的依赖性越小,独立性就越好,从孩子开始学琴,不管年龄多小,只要在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去完成,每次在弹奏前,家长应首先让孩子去回忆老师讲过什么内容,家长可以提示、启发、协助,但最好不要代替孩子自己动脑,刚开始也许会慢一些,但在后期的学习中所给我们和孩子带来的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w/ Q) ?4 F. t# q8 {+ B
9 _% u1 Z R3 M3 X) d
对家长而言,要注意: 8 n3 m2 m- n3 P; w+ m& u! n+ V& B
, [7 R4 T% q. e( x1 w# T* T" Q: u 首先,在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由于孩子年龄太小,很难保证能够正确、全面的理解老师的要求,亲子同学,家长陪同上课,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保证在课下把老师的要求随时提醒、纠正。这些就使本来很忙碌的家长更辛苦。
# Y( G+ w% y! b$ b& O宝宝年龄小,对老师的话领悟不到位,最好由爸爸或妈妈为主带宝宝学琴,并和宝宝“同学”记下每一个要点,帮孩子理解、掌握老师的授课内容;回家后扮演老师的“助教”,每天做“陪练”,比如提示孩子:手指抬高、注意休止符、保持速度均匀……这都需要搭进不少时间和精力,父母要事先想到。在此过程中,还应引导孩子学习总结自己的练习情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每个星期,父母还应该拿出一点时间,全家一起听一首名曲,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从中听到什么,一起认识和理解名曲的内容,也可以一起玩打乐器、打节奏的游戏;多听音乐会,听听名家们的演奏,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如果父母能把“陪练”和共同欣赏音乐的过程看做是亲子学习和沟通的过程,宝宝对音乐的兴趣就不难培养起来了。 / s! w, F; H) @
5 V& S; g4 B7 p) F1 v% z9 o8 C4 x
其次,家长不能急于求成,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钢琴的学习是复杂的,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都有差别,不要认为家长听懂了,孩子就一定得听懂,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宁可放慢进度,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多鼓励孩子,让孩子看到前方的希望,反之,如果家长以拳脚相加,就会导致孩子的逆反心里和厌学情绪,没有了信心,钢琴的学习也就从此结束了。练琴是重复性的活动,不免单调、枯燥。当宝宝练琴时,爸爸妈妈所承担的任务则是仔细聆听和适时赞美,绝不是挑毛病。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当孩子有弹得不准确、不细致的地方,最好别急急忙忙地中断曲子,而是在孩**完之后,用和缓的态度指出错误,请他修正。这既不破坏宝宝的情绪,也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状态,并学会尊重。另外,不同的孩子,其音乐天赋存在差异,父母不可一刀切,看人家的宝宝学得快、弹得好,就逼着自己的宝宝赶进度,攀比的结果很可能是欲速则不达。孩子学琴的最终成功,取决于努力的程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是眼前的成绩。鼓励是让孩子努力的最佳方法。 0 F/ U1 _$ l; {2 R1 B) M+ W3 d3 H* J P
, e* q; {, O4 b* A, r
第三,孩子在初学阶段,不太可能完全理解老师的要求,因此,家长的协助是十分有必要的,孩子毕竟年龄小,懒惰、贪玩是小孩的天性,有时在家里练琴,小孩会在练琴时间内喝水、上厕所、吃东西,这些都需要家长及时制止,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和良好的纪律性。& S) w9 i5 @8 h& D
1 M0 a6 {! ^. B6 ]# w
二、物质准备 ' w! h& C# N+ A( `: }( \0 x6 V
在今天的社会里,学琴是一件在经济方面投入较大的工程,除了需要在购买钢琴以及教材等方面进行投入以外,最大的投入就是学习费用的支出,再加上其它一些辅助性学习费用的投入,粗算下来,花费也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希望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下,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9 ]+ ^+ z5 I9 ]( i1 h$ L
# o3 M9 @1 }9 {% G y1 B/ T
首先为宝宝物色一位学琴入门阶段的好老师,就等于为孩子铺稳了学琴道路上的基石。老师是否科班出身,其演奏水平、教龄、教学水准、学生的成绩,老师的耐心、友善、对孩子的要求是否适当等因素,都应在考虑范围之内。同时,给宝宝请的钢琴老师要懂一些儿童心理学,最好能以童话般的语言讲解乐理知识、弹奏技巧、音乐术语等,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宝宝才能容易懂,也才会爱听、爱学。
% I- R* @8 a2 Z- r) f) o: @# x
) O; G$ X9 o0 q( K$ H% {6 w 1.钢琴的费用(买琴以及调琴的费用) ) _1 s Z; a" P! }% D$ M; n
钢琴一般分为立式钢琴和三角钢琴。而初学者购买的钢琴多为练习琴,一般孩子学琴都选用立式钢琴,因为立式钢琴相对于三角钢琴来说占地面积小,价格便宜,更适合做家庭学习用琴。在立式琴中,国内的著名品牌有珠江、聂耳和星海等,它们的质量都是很不错的,价格在8000元至2万元左右;国内组装的YAMAHA、KAWAYI等国际品牌售价在2万~4万元左右;而国际原装进口品牌钢琴的价格则在5万元以上了。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实力来选择不同的钢琴。适合就是好的,1万~2万元的琴对于初学者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 c; q- b) ]3 S9 Y' W! h2 [ 调律费用:如果不搬家,每半年调律一次。150-200元/次
* p* d& B/ h" c6 E+ O; A
- J! y) U. ?8 K/ F1 I2.学费支出 " c Y1 E0 Z1 Q6 I
钢琴学习中课时费的支出是一个长期的、固定的支出,也是诸项支出中最大的支出,孩子从开始入门到中级程度,起码需要八年到十年时间,从钢琴学习的来看,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是一周一节课,一节课在45分钟-60分钟不等。我们就按一周一节课算,在一般城市,一节钢琴课的费用平均100元,在专业院校任教的老师在150元-200元之间,而其他的中小学音乐老师和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50元-120元之间不等,一个月按四次课算,是200-800元,一年12个月,年支出就是2400-9600元。
; j. A- |) K4 Q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假如请陪练,一小时也需要30~50元左右。每次去上课,无论是开私家车还是打车,还需要花一笔不小的交通费。 , _+ ]5 e' l; o1 j
P* e& V1 Y3 b: v4 M5 m$ V; j3.参加考级以及比赛的费用
7 z! n" M( ^# p' p- Q 从开始学习起,每年都要考级,考级的费用从一级的50元到十级130元,另外每年都会组织一些比赛,报名费100-200元,那么每年参加考级以及比赛的支出大约300元* H% u. P: L6 {& G$ a* t
$ B2 Y4 x, v) g- e. W; I1 r: E
4.教材以及学习用书等支出 7 F+ Z7 Y' x; F7 }$ g9 D
书费与教学VCD费用等每年大约需要100元 3 c# w4 R: w6 @8 ?
. \* S ~: a1 [2 z8 a0 U. N5.观摩音乐会的支出
0 \! y! e$ |$ |. i6 n 观摩音乐会的支出是无法准确估计的,目前的音乐会票价差距都相当大,从150-2980元的不等,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甚至不惜血本买最贵的票。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支出可能在万元以上。
6 D7 J. b: Z/ c; Z( b# q- [ ! H) E8 w, Z; j g
三、环境准备
' N0 z3 A0 _+ c" h( D1 k7 ?7 V. q! N" b, j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琴者学习钢琴的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学琴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准备,力求为孩子营造成一个合适的氛围. ) z4 h9 d2 E" t1 @( E+ K5 H4 M
. D2 \: J9 g' U5 s 1.帮孩子安排一个适合的练习场地
3 O' v7 b/ {0 w( ]) Q 钢琴最好不要摆在客厅里,因为客厅里来往的人较多,又经常开着电视、影碟机等。我们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优雅的练琴环境,一个独立的练习空间,还可在室内挂上有关音乐家的图像,摆设各种乐器、玩具,准备好合适的琴凳和光线充足的练琴灯具,使孩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不论在外面玩得多么疯狂,一到这儿就能够静下心来练习钢琴
4 S3 t2 o+ V0 o" X0 ]- Q# ] U5 d% ^8 L g& U$ P. X* {# F% r
2.经常搞一些家庭音乐会
& y# ]+ C) ~8 N7 i/ ? 家庭音乐会可以只有妈妈爸爸参与,妈妈唱,爸爸打着小鼓,孩**琴,这种家庭音乐氛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让孩子从小知道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7 b% ], q, V7 U+ J- \+ N* H; {9 L6 U* G- X# b! h+ Z
3.经常带孩子听别人弹琴,尤其同龄人
9 z$ L$ }* {- n- d 让孩子们多观摩同龄孩子的弹奏,听到比自己好的演奏,能够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和进取心,听到不如自己好的演奏也会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随即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8 s) t( T" X! `7 Y" g- Q
* ?& Z9 K4 \* M& Z 4.带孩子多看音乐会
: \! j: p" \4 q9 {8 Q" u 好的音乐会,在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意境的表现、音乐风格的把握、技术技巧与艺术内容关系的处理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的意义。对于任何年龄层次的学生都是一种熏陶和学习的过程。这种氛围是由音乐厅、乐器、演奏家、听众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因此,只有能多听一些高水平的音乐会,无形中会提高自己和孩子的精神境界,是有益而无害的。
! v4 r6 [* ~) k" b. N0 f5 C
5 p8 m# e }, O5 c. z% t$ d 5.引导孩子从自然界中得到音乐的启发
6 \9 I+ v% @# r2 Q5 y6 I: R9 J8 h 孩子对音乐有着本能的兴趣,但这种兴趣经常会转移,家长不仅要在钢琴练习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的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许多自然界的声音比如汽笛声、波浪声及各种动物的鸣叫声等都会对孩子的音乐性有一定启发。因此,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音乐,让孩子自己去想象,让他对声音产生兴趣,继而对音乐产生兴趣。& G/ s% W. G. C7 g
( m: }4 Z( B; y% j' O) r
四、学习准备
+ d+ }: N, e/ M% ^ M7 F 在我们的学琴道路上,由于学生的不同情况,应刡给予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年龄段孩子应确定不同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争取更大的进步 - @: V" f' s8 n& L- u3 N+ p
: W; n! b- J3 j
第一阶段:胎教阶段——做好学习钢琴前的准备 5 o6 ~( w8 K. m1 L R
4 D: a n% D1 ?
那么儿童在进入钢琴专业学习前,应如何进行音乐基础素养的准备训练呢?由于新生儿听觉感官的早熟,对还在母体内七个月的小生命进行的“音乐胎教”便应运而生。医学研究表明,音乐胎教可以使胎儿的神经元增多,甚至使本无关联的脑神元相互连通,可以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让孩子接触音乐。 9 z5 b0 S0 P8 C! \
. j Q" v# M4 h5 ?+ h于是,音乐就被排定在开发儿童智能的各学科的最前沿,从而使“如何不失时机地用音乐手段开发儿童智力?”与“在学弹钢琴前应如何进行音乐基础素养的训练?”成为同一个话题。0 N5 e$ r$ R' p; r# w+ h
“音乐胎教”是比“母语施教”更早的智能开发项目,对孩子毕生的智力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实践证明:经过有效的“音乐胎教”训练的幼儿,对音乐有热情、有敏感的反应,模唱发声时的音准和节奏一般都会很正确,且有明显的音乐学习主动性,有良好的音乐记忆力、音高听辨力与节奏感。/ D$ }0 R* ?7 _+ o! b& r+ n
“音乐胎教”作为一种艺术熏陶方式,应选择节奏明快、旋律动听、形象鲜明、格调清新、音色亮丽的富有音乐性和童趣的优秀曲目作为听赏内容,特别要首选格调高雅的中外古典名曲,优美、轻柔、和谐、悠扬的曲目,具有明朗的情绪、和谐的音响。而决不能使用音调怪异伤感或节奏粗野狂暴的音乐。节奏不能太快,音量不宜太大,音乐中不要有突然的巨响。音乐时间也不宜过长,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
& F* A) o1 | s+ V: O1 p
1 ]- y @2 @8 |“音乐胎教”的训练方式很是简便易行:在安静的家居卧室里,孕妇舒适地侧靠在床或沙发上,将一只音质优良的带有随机小喇叭的“随身听”,贴放在腹部,播放“胎教音乐”,借母体的传递,让腹中的婴儿倾听。凡是怀孕七个月后的孕妇都可进行,但播放时间要节制——每天间隔进行约半小时。
! O; |' u9 o/ P5 h5 r& Y# q( h 对第一年的新生儿,主要也是通过听赏来进行音乐熏陶,培养的主要形式是:(1)听赏适合幼儿听的优秀音乐作品;(2)听赏大人们演唱的摇篮曲、吹眠曲和儿歌。1岁左右时,人耳已能分辨声音的喜怒哀乐变化、音调的高低变化以及节奏的长短变化;可以从孩子要求“哇哇”学语、母亲开始口对口地教“母语”发声时起,用单个的声母或韵母让他来发音学唱。并以此有计划地由易到难,模唱由两个或三个不同音高组成的简易乐汇,并一步步慢慢提高,日积月累,就能进入对简易儿歌的模唱学习。
# u; P; \6 N: e; |/ h 在2-3岁左右,就可以通过发声模唱教学儿歌,并同时教给节奏性的“舞手”、“蹈足”以及“晃脑”等动作,使其对一些基本节拍、节奏,作出一定的正确反应。用模唱方式教学儿歌,是对幼儿进行早期音乐形象进行音乐美的熏陶,使他们热爱音乐,并从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I9 }- |* h* `# c+ k9 L
到4-5岁左右,人耳的听觉机能已与成人相仿,而且对音高和节拍节奏的听辨、模仿和记忆力都很突出,这是人一生中形成对固定音高的记忆能力的最佳时期(幼儿对固定音高的记忆力,都超过一般成年人)。当孩子有了初步的音乐听赏和歌曲模唱的基础能力,并能用自然而纯正的情绪完整地熟唱一些儿歌后,就可引导到钢琴的学习和训练中来。# S) ?, s+ H/ |% V3 M9 o' _
由此可知,音乐是与母语同时施教的最早的智能开发科目,在学弹钢琴前的整个幼儿期,音乐基础素养的先期教学,都应持续而有计划地开展,这是学钢琴前的必要准备。
" k' k9 T# v3 h0 e# b
" r, _. K/ Y5 T+ F0 E/ k# [: I [ 第二阶段:学龄前阶段——做好培养孩子兴趣的准备 6 w, c: m: f4 Y5 c/ M
4-7岁正是学龄前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体现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具有好学的态度,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调皮、好动、注意力分散,因此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对钢琴的好奇心来教授知识,但培养兴趣是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 p+ D+ U% q" |" N
因此,每天开始练琴前,给孩子五分钟自由创作的时间,孩**奏什么你不要干涉,只要他保持正确的手型即可。同时,在这个阶段,让孩**奏他们自己喜欢的、熟悉的乐曲。鼓励孩**奏他们在幼儿园学过的乐曲以及律动操的音乐,或者磁带、碟片上的儿歌。只要是他们喜欢和熟悉的曲调,哪怕弹得不是太连贯,哪怕只是有点“像”,他们的小脸上也会布满快乐的笑容,学琴的热情也会因此而高涨,兴趣倍增。
& |6 ^+ H& C0 |" L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练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6 g; c4 ]2 F5 q2 V
, B8 Z- `) }5 ^& b( W) ?* F 第三阶段:小学阶段——做好打下坚实基础的准备 6 ]& }- f+ R7 G$ y1 x! |3 o
7-12岁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阶段,这个阶段是学习钢琴最重要的阶段。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孩子对钢琴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这一阶段适度加大作业量和练琴时间,争取在下一阶段之前打好基础。这一阶段较中学阶段课业而言,不是十分紧张,只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是完全有大量的时间练琴的。9 E. `$ p, v: ?" k/ z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以练习技巧的练习曲为主,加大对学生的基本功的培养,基本功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和过硬的基本功训练,势必会影响钢琴弹奏中的音乐表现。在他们手指跑动能力以及手指各方面的机能得到较大提高后,还要加入一些复调作品和中外不同时期的作品,复调作品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手指,最重要的可以训练学生的耳朵、心灵和大脑。而中外不同时期的作品,可以让孩子的眼界放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击将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凑让孩子得到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真正的快乐。
* f4 F* _2 ~( \" u& i9 L% N
# e7 U* }2 h( s) u 第四阶段:中学阶段——做好协调文化课的准备 + a( t0 e, L7 T8 I
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钢琴学习和繁忙紧张的中学生活看似矛盾,但二者之间的关系若处理得当,将会使学生在这两方面相得益彰。针对这个时期,对以学校课业为主,以业余学琴为辅的中学生来说,把握好正确的学习目的,学好琴与学好文化课是完全可以同时兼备的。9 [* Y& a5 y+ D& B0 i1 R% x
不过,要想保证每日练琴的连续性,这需要合理有效地调配时间。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将学琴与学校课业的关系调整为较佳状态。 1 {% l) i$ D) S$ Z. M% F
1.从全局着眼。学生应抓紧寒暑假和双休日较多的这几段时间,增加钢琴学习内容和作业量,使之在这段时间内取得较显著的进步。而在考试期间,应适当减少钢琴作业量和课时,以减轻自身的压力。5 D; ?2 m) l) u6 F9 E; q/ E7 D
2.按具体情况临时调整。如某段时间学生的作业量较少,家长便可督促学生增加一些练琴时间,反之则可以适当减少。应该强调的是,只要时间安排得当,上学、作业、练琴、休息、娱乐等都可以兼顾的。, f+ P" }2 k2 T6 ~. a* [
3.学会挤时间练琴,因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节奏较快。尤其是中学生,整天时间都安排得很满,要想有大块时间练琴是很困难的。实践证明,这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可用于任何时候。
9 E. c9 x6 H$ J ' p+ c& T1 F1 }: F5 F; T
值得注意的是,学琴切忌中断。钢琴技术的掌握是由量变到质变的缓慢积累过程。只有每天不间断地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并实现新的进步。中断学习,势必带来退步,在技术上也会有一定损失,同时也说明学生在恒心和毅力方面还有欠缺,这对今后从事其他工作也有不利影响。
1 L6 P& s, H R/ C
- ?# {, e( w g" d- |. T) U& W 学钢琴既可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促进孩子手眼协调和大脑发育,又有助于好习惯的养成、培养毅力锻炼性格,一举多得。然而,该不该将钢琴搬回家,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 [& i6 w# N4 ^. f) B2 M k3 f& @; U5 e6 v/ {; j6 G
. @8 L* e2 Z( ~8 w C$ ~* ]% }1 f,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