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4 | 浏览: 2200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15: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据人民日报的数据:我国大约有24.7%的女性曾遭受过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由于我国基数庞大,实际受到家暴的绝对人数可见一斑。

而在北京,通过如下数据也能窥见一斑。


如此多的女性正遭受着家暴,为什么就没多少人勇敢的说出来?为什么受害者就离不开?面对家暴,身在其中的你能做些什么?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说说“家暴”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回复 syywll 的帖子

勇敢说不,nice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回复 chinalorth 的帖子

哈哈哈,宝妈能说说吗?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3910 
勇敢说不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3-01 
帖子
3282 
冷暴力也是很可怕的。。。。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2-06-01 
帖子
7543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家暴和打情骂俏的区别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0-12-11 
帖子
80 
是呀,家暴是件很恐怖的事,我身边有一位朋友受到家暴,没次听她讲起心里都一阵凉,又觉得当时她好可怜,严厉反对施暴者,严惩!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1-06-01 
帖子
4430 
回复 仙蒂公主 的帖子

好吧!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家暴和打情骂俏的区别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回复 小橘子妈0601 的帖子

哈哈哈,那是打情骂俏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宝宝生日
2011-06-01 
帖子
4430 
我经常在开玩笑时说老公对我家暴
团长编号MW12761

高 三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1-07-15 
帖子
990 
支持!!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勇敢对家暴说”不“

第一,首先要大声说出来
家庭暴力往往发生在家庭中,具有隐蔽性,女性被家暴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不愿声张,这些恰恰助涨了家暴。


记住这个电话,遭受到家暴时要勇敢保护自己。

第二,走出去
很多案例中的受暴女性被孤立,与社会脱节,或者为了孩子,或者因为被施暴者不断打击自尊,告诉她离开我你一无是处。甚至没有离开的经济基础。只有走出去,才能有找到更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并改善经济能力。

第三,所有用暴力包装的爱都不是真爱
记住,你值得更好的爱。而且当你真正爱自己,那个爱你的人就会出现,千万别以为离开这个男人我的一起都完了。爱你的人都会支持你的,千万别担心因为以前的决绝而会被瞧不起。第四,培养自己的高自尊。任何情况下,任何人没有权利对你施暴。施暴者往往会打击受害者的自尊,让你觉得是因为你犯错我才打你。但这一切都是借口。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为什么遭受家暴很少有人说出来?为什么不离开?

最近有外国女作家谈论自己的失败婚姻,也许她说的会有一定的启发


受害者为何选择隐忍家暴?简单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

1. 自我价值感降低
多次受暴后,受害者的自我价值感迅速下降。在暴力关系中,施暴人不断贬低和侮辱对方,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受害者听到太多消极评价而听不到积极评价时,便会受到消极评价的影响,从而认同消极评价,变得不自信。而不自信时受害者会更加认同施暴者的观点和价值观。

从而相信自己有很多缺点,相信自己没有能力,相信除了对方没有人会爱自己。相信自己离开施暴者,将无法独立生活。
一旦这样的负面评价成为思维定式,即使以后离开对方,没有心理辅助,这样的无价值感也是根深蒂固,无法改变。


2.习得无助
多个暴力周期后变得恐惧无助。在受暴初期,可能有所反抗,甚至不止一次。但是在对方的软硬兼施下最终妥协。受害者感到自己像是被关在铁笼子里受**的实验狗一样,无处可逃,习得无助。

3.对于暴力的恐惧
施暴人的目的,不论是为了逼她同意离婚,还是为了阻止她离婚,都是为了在她心里制造恐惧,使他因为害怕挨打而逆来顺受。离开 对方则会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暴力和暴力威胁。很常见的是威胁到受害者身边的人,因此在这样环境下生存的女性,出于极度恐惧中,往往宁可自己豁出去受难, 也不愿连累身边人。

当一个人生活在无休止的恐惧和压力下,抵抗力便会减弱,变得茫然不知所措,身心疲惫不堪。如果没有外来的有效支持,受害者很难鼓起勇气去改变现状,除非暴力严重到超过承受底线。


4.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受害人与施暴者的感情依恋,认同施暴人的价值观,无力逃脱,从而顺从对方意愿,保证自己和孩子的人身安全。

5.自责
处在受暴后孤立无援的境地,受害者很容易认同施暴者的指责,认为自己的确是做得不对才导致对方的动手行为。在这个阶段受害者会极力反省自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努力按照对方的指责改变自己,知道失去自我,才想到求助外界。而求助外界的目的还是“为了不惹对方生气”。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1.25世界消除家暴日】遇到家暴,忍受是没有什么用的!你值得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