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3139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帖子
12895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2:08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春节就要到了,还记得去年春节被一粒开心果噎死的小宝宝吗?

春节本来是阖家欢乐,开开心心的节日,但是没想到因为一个小小的开心果,居然酿成了悲剧。

其实类似的悲剧非常多:

* 2015年1月,**三岁男童,吃馒头被噎住,后抢救无效死亡。
* 2014年4月,南京2岁女童吃果冻窒息身亡。
* 2013年3月,胶东3岁女童吃花生导致窒息,最后由于长时间缺氧,导致脑功能受损。

今天我就给麻麻们说一下哪些食物容易堵塞气管,以及万一堵住了如何正确的应对。

这些东西容易堵塞气道

果冻
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建议家长给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小孩食用。

麻花及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小孩吃。

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小孩吞食。

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带核的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小孩食用。

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小孩,如芹菜、豆芽、带皮的茄子。

过大的肉块
大块的肉块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太长的面条
太长的面条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刺多的鱼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小孩食道与口腔。

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有效驱除异物

应对噎食,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这种急救办法对幼儿被卡效果非常好,值得所有的家长学一学。

而且一旦出现被噎住的情况,应在事发4分钟内,立即急救,这是急救的最关键时间。因窒息使大脑缺氧6—8分钟受损是不可逆的。如果在噎住后能第一时间自救,情况会乐观很多,送医院很可能会导致错过黄金急救时间。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这个方法也是目前应对噎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1、急救对象是3岁以下孩子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2、如上述操作后异物还没出来
可采取另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急救对象是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4、自己被食物噎住的自救方法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总结:
食物异物卡住喉咙并不少见,如果卡的比较浅咳嗽几下就能出来,但是婴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麻麻们在生活中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孩子吃东西时一定要在身边监护好。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332 
帮你顶一下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学习了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2-06-01 
帖子
7543 

学习了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6-01-09 
帖子
417 
谢谢,学习了~~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宝宝生日
2012-06-01 
帖子
7543 
学习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春节民生】快乐过春节!让孩子远离这10大容易引发窒息的食物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