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55 | 浏览: 30145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8-05-24 
帖子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5: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不惜一切代价培养孩子成长,吃、穿、住、行等自不在话下,教育上也不遗余力地进行投资,从风靡全球的“胎教”热到少年大学生就可看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真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H: V) M$ S/ n
5 z% A% m+ T9 S4 D
     在全世界范围内,由于许多妈妈忙于工作,在过去的十年里,入托儿所的孩子增加了四倍,有的孩子在学走路时就被送到了托儿所。许多儿童专家称托儿所是“监狱”,一些年仅6个月大的婴儿被送到那里,从早晨8点到下午6点,他们一直在那里呆到上学,这些孩子主要是城市孩子,数量成千上万,约占入托孩子的5%,而35%的父母在孩子两岁后就把他们交给托儿所。
4 S- Z6 G6 f. F" e& P( e* D( S3 ~! C3 j* \8 G0 S
     但是,据英国报道,专家警告说,早教要有个尺度,一味强调对孩子的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天性反而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就提出警告说,把年龄不足三岁的孩子交给托儿所会增加损害他们正常心理发育的危险。
# Q( a! l& w. T& q0 x) I# w3 M, j( m# P' a7 J& t; ]
# h3 ~! }5 q8 Q: C' E
     很多托儿所无法照顾到孩子,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
0 A# C1 u5 Q5 F" M) s4 p* {: {6 f3 Z& \( j( {' K
    由于现代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许多父母忙于工作,无法照顾孩子,所以各国政府把增加托儿所和幼儿园作为解除父母后顾之忧的政策,仅在英国,就有25万名三岁以下的孩子入全托或者半托,甚至有5%的父母把从6个月大到3岁的孩子“扔进”托儿所,那些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孤独中度过。
# e1 o; ]( |: r0 {  F# ^! {
' J$ @4 H% L0 p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具有20年的儿童教育经验,他曾提倡早期教育,可是他现在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但他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声称父母才是培养孩子的最好老师,托儿所和幼儿园只不过是在做“二流”工作。
, \- ?; g: Y+ Y- @: P$ O2 Q- g, T3 q' e. `4 x' \! a  p, `
    因为,最好的托儿所试图满足非常小的孩子的需求,但由于孩子太多,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所以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而那些差的托儿所根本无法照顾到孩子,只是给他们提供吃喝,完全让他们自己活动,这些遭到忽视的孩子往往有恐惧感,他们感到失去母爱的凄凉,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噩梦,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孤独感看了让人心碎。
! x4 o8 V! B5 w! |% I- f; ~# O6 I8 a- C- {
+ X( y8 q- |7 O- @. R1 r9 R! T
    研究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更富有攻击性,易发展反社会行为, [/ p  C9 p0 C, b1 m

  h* Z  J) g0 E1 c+ ?" B     比杜尔夫坚定地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在支持他的理论――那些很早就脱离父母到托儿所的孩子更容易发展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以及其他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日后会遭遇人际关系问题,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7 X: Z8 M+ H; d! |
9 G$ `0 @1 d" C) {
; |; w/ K& H& O$ O. }0 m. i) p; a
3岁前入托有害幼儿心理!7 Z+ g) }! T6 X! i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06-10-31
/ f9 F% B. k3 ]6 w* r0 {! {; n1 x! L: e6 d; ]% i( a& o# O" M' N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托儿所、由保姆照顾或交给亲戚照顾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现得都更为优秀,他们在生理、心理和智力方面都好于其他对照组的孩子。
1 \6 }8 G& S: G- x% e
5 z2 J( f' T9 [. P. _8 h0 J% h( H& w- p3 M. \9 p
   里奇和两位牛津大学的教授对1200名孩子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从小被放在托儿所里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富有攻击性。另有两项研究也发现同样的结果,那就是在托儿所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展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 |: {' D4 \" I* }% ^
0 b$ p, B6 h% Q3 K1 Q8 @

; K& @5 C: G/ {& _3 m" J   儿童专家指出,过早上托儿所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情感发展、社会行为、认知能力培养,另外他们的身体发育也迟缓,神经萎缩,脑发育异常,这些都是与没能得到一对一家庭关怀有关,所以专家建议应该让幼小的孩子在温暖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而不是过早地将他们送到托儿所。# a% p8 A/ n, v3 Z& ]: j* J

6 X9 V8 B( d# `" f3 I; W最好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
( ~$ t- f( A; U$ I2 }- P: l  R. Z  l/ s" ~6 k4 W) V
    比杜尔夫强调说,最好的托儿所最负责的老师也不能代替妈妈,两岁以下的孩子就该受到妈妈一对一的关爱,父母共同养育是最理想的方式。
. K! ]3 r, T6 A4 S
3 c7 q/ Q9 N0 C: C: Z! n* R3 Z5 K+ n! N
    如果要想让幼儿的大脑健康发育,就需要对其进行爱的刺激,妈妈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是最好的刺激,家庭与朋友的关爱对孩子发育来说是最安全的选择,而托儿所中缺乏的就是这种影响,即使请保姆在家看孩子也不如妈妈亲自照顾好,更何况多数人没有足够的运气找到理想的保姆。* H# P: k' n3 n- W* G; v
% `, q7 B; \* i/ x, w$ ~% c- \) H
    孩子不仅需要固定的人员养育,更需要专注的关心,一对一养育更能够满足婴儿的需求。; l4 c- S( D9 @" f

8 F. i' {6 a+ ]
6 f; X3 x5 g) _, A    而托儿所里的老师一般是一个人照顾数个孩子,她无法同时满足这些孩子的需要:喝奶、撒尿、游戏、呵护等,不要认为婴儿不懂事,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孤独感,表现为烦躁哭闹,长期的影响则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迫使一些孩子发展攻击性性格,这是情感缺失造成的后果。) ]  `) M& m" o3 M+ N

  R' Q. T( U) ?; m警示: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 ^% L1 k' t4 o! }, d

' g7 t" ]- _% M1 Q; `  w   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更早地发展交际能力。但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是固定的,只有家里的父母能做到这样。
# g* L2 E# o- y" ^  j0 _. l2 f1 m; l
   比杜尔夫也承认,他一开始是一个坚定的儿童早教倡议者,认为让幼儿早上托儿所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技能,由于伙伴多,也有利于他们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第二个好处就是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自我发展,扩大她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可是他现在发现,这种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他说:“事实上,这是一种灾难性的失望。”0 E3 v# b5 ?- i+ Q) [

# R8 v9 V" n7 B7 H. V/ E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会和情感功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子相互作用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妈妈是婴儿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调节器。4 V$ b5 e: H! a* G) H! H1 _

* _2 a/ y0 t* \
- b: _: f- H7 ?' D" n1 w6 K    另外,家里的哥哥姐姐和祖父母辈对他们也很重要,他们起着辅助父母教育孩子的作用,婴儿从他们身上得到安全感,也获得最初的情感影响,人类正是通过孩子来传递这种情感,有专家说“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就是这个道理,而陌生人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全而无所适从,在心理上无法形成家庭情感。托儿所缺乏的正是这种相对固定的亲情氛围,托儿所老师是不固定的,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即使人员相对固定,她们也要轮班照顾孩子,让孩子无法适应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11-01-25 
帖子
86 
回复 屁名想半天 的帖子
+ S) ^9 y" j' `6 p; T6 P: Q* }; F3 v, |1 T( C- w
一般2岁半上幼儿园合适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2-03-29 
帖子
335 
3岁是个比较合适的年龄
革革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9-06-10 
帖子
149 
中国人跟外国人本来身体结构就不一样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帖子
33 
我家的熟的晚  还是晚点上

Rank: 1

宝宝生日
 
帖子
孩子太小就上幼儿园肯定不会有安全感的!!!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10 
人家专家说的是统计学上的数字,有道理,但是不得不送的,必须安慰自己,挺好的!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08-07-13 
帖子
32 
我也觉得,3岁之后才送去幼儿园
可乐妈咪 团长编号MW11844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10-11-04 
帖子
419 
我想3岁去送。。。而且大部分都这会儿送
【育儿手册】发烧不可怕,千万别乱来阵脚!及时物理降温观察宝宝状态,新手妈妈必看!

Rank: 4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52 
学习了。。。。。。。。。。。。。。。。。。。。。
yiyi

初 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10-10-10 
帖子
142 
谢谢,学习了
MW11866

初 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8-30 
帖子
1858 
如果有闲,谁都不会那么狠心把自己的孩子那么早送到幼儿园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0-05-30 
帖子
161 
看情况订吧,凡是还真能一刀切,外向型的孩子可以早点上幼儿园,但内向的孩子还真得大点上幼儿园好些,比较内向的孩子对新环境,新朋友适应起来都比较慢些,孩子小很了更是缺乏安全感。以上为个人观点哈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9 
我赞成晚点送,看见孩子们被老师管的,像老鼠见猫一样,我心里难受,小孩子会有压力的上幼儿园,长大点才好。个性坚固点才可以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做自己。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9-08-14 
帖子
938 
回复 qingqing718 的帖子
# I$ e3 A% a* u9 E) b$ e, c( Z( @  f6 d2 h0 e& Y0 [1 T
我们小区孩子去的幼儿园,我问那些上了幼儿园的家长,他们说:“都是每2个月就换一个班,所以,一个班里的孩子都是差不多的,最多差2个月”。我原来也担心您说的这个问题来着呢。但不知道其他幼儿园什么情况、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84 
有点夸大其词,侄女侄儿在国外,都是很小都送了,现在长大了,也没觉得所说的问题。- K' }. f* {7 M* V$ G2 r
北京流行3岁送,其实二级城市,大都是2岁半就送,大家还都觉得3岁送的太晚呢。。家里宝宝也是2岁半送的,我觉得年龄很合适。侄儿侄女早点送的也有早点送的优点,性格培养也有好的地方
钊钊妈

开国元老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宝宝生日
2008-07-26 
帖子
114411 
学习。。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3-24 
帖子
1987 
意识看孩子的适应,关键是能不能碰到有爱心的老师,另外,家长也不能完全把孩子的一切教给幼儿园,因为所有的老师都比不过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妈妈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10-03-24 
帖子
1987 
去年,英国儿童问题权威珀涅罗珀-里奇博士也发出了同样的警告,她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由父母养育的孩子比在 ...
这点我相信。。。。。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3岁前入托有害幼儿心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