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63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1-6 22:2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前言】
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都需要我们用心来寻找原因,一起实现情感和态度的和谐。愿那一份份真情的家书,沟通无极限,让家长与孩子们一起实现家庭教育的和谐。
【课堂再现】
课堂上,当我听到孩子如此的回答有点想想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
师:是啊,我们不少同学都认为,自己已经长大,父母不理解自己。因此有了心事也不告诉父母,时间一长你们这样的表现就容易和父母产生隔阂。那么,你认为要不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呢?为什么?
生:我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不起任何作用,他们根本不当一回事。
生:我妈妈会说,一个小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搞好学习才是你的事情,那里还有那么多的心事啊?!
生:我不会。但是我把心事告诉给他们后,就成了我被他们批评的把柄了,所以,我不会告诉他们!
【反思】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再加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与孩子交流也成了一些单一化的形式,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在成长中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父母都和孩子产生了隔阂,也就是所谓的“代沟”。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的孩子长大了,独立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孩子也会对父母的这一些看法和理解产生怀疑、误解。
【课堂再现】
师:看来大家的理由可真不少,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给自己的父母呢?这样吧,让我们来听听这样一个故事。(随即课件出示:《一个孩子对爸爸的看法》)
看完之后,我问:孩子们,从这一个故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此时此刻孩子们的神情和课堂开始的时候有了明显的变化,从原先的那种自以为是的样子,现在他们变得有所思考,看完了故事,他们受到了感染,面对自己先前的表现,有所感有所悟了。
生:当这个孩子感受到父亲的伟大时,已经晚了,因为他的父亲已经死了。
生:看来对父母的认识是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我想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可能我有点误会他们了。
生:人慢慢长大,也慢慢成熟,我想我们会理解别人,更需要我们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的良苦用心。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给点掌声给XXX同学,是的,我们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父母和子女更是如此,更需要我们彼此的关心和理解,不是吗?因为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呢?
就好像故事中所描述的:
3岁的时候:爸爸好厉害,什么都会。
10岁的时候:爸爸好像有时候也有不对的地方。
20岁的时候:老头子的见解,不行了,已经跟不上时代,跟不上社会了。
30岁的时候:这老头说话还有一定的道理。
40岁的时候:爸爸的话是有道理的,我要按照爸爸说的去做。
50岁的时候:我现在才懂得爸爸的伟大。可惜他已经过世了。
看来,我们要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还很漫长,更多的时候,伴随着我们的是吃亏、碰壁、摔跤。只有当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们才会觉得父母当初给予我们的建议是正确的,但是,到了这一个时候,往往都已经晚了,无法挽回了。我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爱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不珍惜自己的父母。
【反思】
给孩子这么一个过程的展示,我最希望的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缩短自己对父母的这样一个认识的过程,不希望等到自己完全理解自己苦心的时候,感到为时已晚。尽量减少孩子们后悔的次数,让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轻松。
【课堂再现】
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自己的父母了吗?
生:我现在觉得应该告诉他们。
师:为什么?
生:我现在想起妈妈一直在我身边唠叨的话:孩子,我们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你还不相信我们吗?我想父母在各方面的经验都要比我们来得丰富。
生:正像老师所说的,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亲人,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
生:父母都为孩子好,我们要理解他们的苦心。
师:平时你们没有把自己的心事全部告诉给父母,说明了一点,你与爸爸妈妈的交流和沟通不够,在这一点上爸爸妈妈有责任,而你们呢?有没有责任。
【反思】
此时此刻,我看到的是孩子们那难过悔悟的神情,我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在爸爸妈妈面前的种种过失,孩子们在课堂上勇敢的说出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隔阂,也让他们在一次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让孩子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因素,我想这样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正是对孩子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一种引领的作用。
【课堂再现】
师:我想只要我们对河父母沟通他们也会更理解我们,更加爱我们,即使有再大的矛盾、埋怨、分歧,也一定可以化解的,大家说,对吗?
生:对!(激动地点点头,自豪的点点头。)
师: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怎么样的方式呢?
生:可以写信。
生:可以留言,用手机发短信的方式也好。
生:可以悄悄的说。
……
师:我想,让我们选择了用信的方式与你们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反思】
我想孩子们和家长交流和沟通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分割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效果的,通过这样一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体谅对方,理解对方,让孩子们通过写信,让家长们通过朗读孩子们的来信听到他们平时不曾听到的声音,愿那一句句真情的表白充分地及其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波澜,置身于这浓浓的亲情中,让以往的误解和抱怨都烟消云散。我想那一刻的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让彼此之间的距离会拉得更近,情意更浓。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宝宝生日
2008-08-27 
帖子
124 
呵呵,或许是这样吧!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一个孩子对父母的看法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