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343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宝宝生日
2009-03-26 
帖子
1127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6 09: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12月23日起,900多名3岁以下儿童,陆续开始接种甲流疫苗第二针,他们正是“儿童甲流疫苗临床试验”的受试者。目前,中国已开始对3岁以上人群大规模接种甲流疫苗。不久前,孕妇也被列入重点接种人群,但是,同样作为甲流高危人群的3岁以下儿童,仍未被允许接种疫苗。卫生部昨日消息称,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12月初开始,我国陆续在广西、江苏和湖南3省疫苗临床试验基地,展开6-35月龄儿童甲流疫苗临床试验。卫生部有关人士说,该试验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先后组织北京科兴生物、浙江天元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家疫苗生产企业进行。
卫生部表示,这次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双盲、设对照的设计;严格按照“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进行受试者招募;免疫程序为2针次,首针接种剂量为15μg,第21天接种第二针7.5μg。目前,各基地均已完成6-35月龄儿童甲流疫苗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以及首针疫苗的接种工作。
据悉,3个疫苗临床试验基地共入组935人,其中6-12月龄209人,1岁组363人,2岁组363人,目前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从12月23日起,第二针疫苗接种工作在3个临床试验基地陆续展开。
释疑
“试种与否 由儿童父母决定”
新京报:如何遵循“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科兴生物:是否参加临床试验的知情和选择权由孩子的父母决定。
新京报:成人接种甲流疫苗只需15μg(0.5ml)一剂,但目前婴幼儿的临床试验剂量,却需要在15μg一剂后,再补种第二针7.5μg。
科兴生物:对只含有一种新甲流H1N1病毒抗原的甲流疫苗,前后接种两针共22.5ug不会对儿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影响。在国际上,如美国,已有甲流疫苗应用于6至35个月大婴幼儿的实践经验,这些婴幼儿接种的甲流疫苗,与成人甲流疫苗的成分无异。只是与成人只需接种15ug一针不同,婴幼儿一个月后要接种第二针,以加强免疫。
新京报:如果这次临床试验获得理想结果,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婴幼儿很快就可以接种甲流疫苗?
科兴生物:根据疫情的发展形势,如果试验成功,6至35个月婴幼儿用甲流疫苗应该很快就可以面世,这些疫苗与目前的甲流疫苗原液完全相同,但包装剂量和说明书内容会有相应改变。
本报记者 魏铭言
[责任编辑:blackchen]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9-26 
帖子
2721 
不当小白鼠。。。。。。。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宝宝生日
2009-03-26 
帖子
11271 
婴幼育儿
我也这么想~~~~~~~~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9-07-14 
帖子
1049 
估计成熟的疫苗出来,我家娃已经三岁了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宝宝生日
2008-04-10 
帖子
2312 
婴幼育儿
我不打,孩子也不打,老公也没打,父母全家都没打。不愿意当小白鼠!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09-28 
帖子
2447 
打死也不打 全是小白鼠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2009-07-07 
帖子
334 
婴幼育儿
我们也都没打,太可怕了。没有严重不良反应?不知道他们怎么界定的。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09-10-24 
帖子
1842 
太可怕了。。。。。谁那么狠的心拿自己孩子去做实验啊。。。。。。。。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宝宝生日
2008-09-05 
帖子
1247 
婴幼育儿
不去不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900多名三岁以下儿童试种甲流疫苗(新闻)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