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赋异禀的孩子能够受到最高明、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他就会成长为真正的天才,其前途和命运都是不可估量的。但非常遗憾的是,人们对天才的教育和培养往往是失败的。父母总是只着眼于孩子的天赋,对孩子过分挑剔,要求太高,而不注重对其进行全能培养,这样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压抑、逆反与怨恨。很多本来可以成为天才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极度催逼以及被施加过大压力而无所作为。 卡尔出生之后的第三天,格拉彼茨牧师来到了我家。在发现小卡尔并不是一个机灵的孩子之后,格拉彼茨牧师显得有些担心。
; s; O+ ^5 i* E“威特先生,您知道,我一直相信并支持您的教育观点。可是现在,我不得不说我真的很为您担心。”
“担心什么呢,格拉彼茨牧师?”虽然我已经猜到他是在担心什么,但我仍然让他亲口说出来。 “请原谅,我知道接下来要说的话会让您很难过,但我不能在事实面前装作什么也没看见。”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 p* [6 t, s" }* ~ _+ r6 j“哦,请直说,格拉彼茨牧师。”
“我看得出来,小卡尔其实并不是那么聪明。虽然这个事实让人遗憾,但我想,我们都应该去面对。”格拉彼茨牧师说道。 “是的,小卡尔的确不太聪明,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影响其成才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先天不算太聪明,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也不聪明,”格拉彼茨牧师鼓励我说,“不过,这样一来,您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对其进行教育才行。” 我完全同意他的说法,于是我没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我有个主意,您不妨说一下,”格拉彼茨牧师继续说道,“既然孩子不太聪明,那么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对他的后天培养上。我的意思是从现在开始起,您和您的妻子,包括小卡尔都要准备作出某种牺牲。” “牺牲?”我有些不解,于是迷惑地看着格拉彼茨牧师,等着他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我的意思是既然孩子先天不太聪明,那么您就应该充分利用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以弥补他先天的不足。所以,我认为您应该给予他比其他孩子更严格甚至是残酷的训练。当然这会牺牲他享受一般孩子那种美好童年的乐趣,但是为了将来,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牺牲。至于您和您的妻子,更应该为此作出牺牲,比如牺牲正常家庭中的夫妻温情等等。”格拉彼茨牧师认真地说。 “天啊!格拉彼茨牧师,您怎么会有这种想法?这种牺牲有什么意义?难道还有什么比幸福生活本身更重要的吗?”听完格拉彼茨牧师的话,我立刻否定了他的观点。 “难道孩子的前提不重要吗?”格拉彼茨牧师问道。 “毫无疑问,孩子的前途当然重要。但按照您说的去做,并不能给孩子更好的前途,相反它根本不可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非但学不会他必需掌握的知识,还会失去童年的幸福和快乐。要知道,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任何催逼和急功近利的教育方法,都只能带来一种后果,那就是毁了孩子。”我肯定地说。 许多知名人士在成年后都说过,他们在年幼的时候曾遭受过父母无情的逼迫,以致留下终生的心灵创新。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的父母在他少儿时期就一直无情地催逼穆勒,为了始终保持他刻苦学习的习惯,不允许他有假日,不允许他有“随意的”爱好,也不给他丝毫的自由,事无巨细都要对他进行约束、限制。这直接导致穆勒在青年时期经常精神抑郁,终生都感到有心理障碍。在自传里,穆勒就曾痛心疾首地谈起过父亲极力压制他的情景: 一有错误就必须立即纠正。开始讨论时,父亲往往采用轻松愉快的交谈式口吻,一旦出现数学错误,这种口吻便会戛然而止,继而这位和蔼可亲的慈父就一下子变成了血腥的复仇者。 卡尔·冯·路德维希也是这方面一个著名的悲剧人物。卡尔本来是一个学业天赋极高的孩子,但因为他的父亲一心想使他过早地功成名就,不停地催逼他,结果导致他在学业上半途而废。 卡尔的父亲亲自教卡尔高等数学。8岁时父亲就让他上大学水平的数学课程,9岁时他就在学习微积分并尝试写剧本了。他不断跳级,仅用3年时间就修完大学课程,11岁大学毕业。他主修数学,大学的教授们预言卡尔会成为一名世界级数学家。然而,开始的辉煌逐渐转为黯淡。因为卡尔的父亲反对一切与学业无关的兴趣,体育、游戏、对大自然的探索对他来说无足轻重,他强迫卡尔在醒着的每一分钟都得学习。所以,在卡尔上研究生院的一年后,他对数学完全失去兴趣,随即转入法律学院,但很快他又对法律失去了兴趣。最后他从事了既不用思考,也不用担责任的办事员工作。 这两个真实的例子都已经说明父母极度催逼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如果父母极度催逼,那么就算孩子天赋异禀,最终也会被扼杀掉。
& a- h. h t) |5 t) k%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