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949
- 经验值
- 949
- 在线时间
- 489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8-05-16
- 注册时间
- 2013-8-17
- 帖子
- 169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438
- 精华
- 0
- UID
- 10830736
  
- 宝宝生日
- 2008-05-16
- 帖子
- 169
|
; \3 Z5 R* U+ p6 z, H
+ b& z9 W C0 u. [4 T V+ }2 u5 E五千科研人员年底入驻北京未来科技城http://www.qianlong.com/2013-08-02 08:25:49来源:北京日报
7 R5 o9 X; w& A8 J1 U 昌平东南部,央企研发基地——北京未来科技城已初具规模。今年年底,将有10家央企一期项目投入运营,5000多科研人员正式入驻。/ }- `# `3 r4 m$ _
+ p4 {! M; ]2 v: d. ]& O
这是一座科技城,同时也是一座生活城。秉承“职住平衡”的理念,未来科技城的各项科研设施与学校、医院、住宅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步开建。高端科技人才将在这里舒适工作、惬意栖居。
' n/ I( T/ T9 ~+ v0 S/ J5 n, v! ^ q/ U% t! b
建园用百项“未来”科技
; s2 H% F/ }3 ~ `$ `/ z* B) w! u9 r8 N A% V! [7 o
未来科技城项目一期占地约10平方公里,以温榆河为界,分为南北两区。神华集团、中国国电等15家央企在这里分别建设研究院。
! S% B9 R. M3 h7 ?* `* ]& k9 N. A, B) R6 m/ f8 y# U! D$ l
经过3年多的建设,这里已初步具备了“城”的模样。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灰色、白色、赭红色的科研楼比肩而立。在已通车的北区,道路两侧种上了挺拔的银杏、金灿灿的小菊,透着蓬勃生机。
G; ~& I e6 ~+ ]* t' h
5 j9 K+ S q1 I# w5 c* x3 y X3 w “北区建设速度比较快,像神华集团、中国商飞、中国国电、武钢集团的人才基地已经投入运营,先期进驻的科研人员有1300余人。”陪同记者参观的未来科技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彭仲宇边走边介绍。
9 h' R9 P1 F7 ?
1 c, N0 B1 V" \+ N% C& X 透过神华集团大楼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科研人员忙碌的身影。往南区眺望,一片片工地里,塔吊林立。
: }. {. o% e1 i6 F- j0 f* f; |8 g$ Z3 G5 s0 F; q
虽然没有完全建成,但未来科技城已有了十足的“未来感”,上百项高端科技在建设中应用,令人耳目一新。! Z% P$ B/ T) Y8 A7 ]
4 z* D4 p* _. d 园区主干路——鲁疃西路,看起来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但地下却大有乾坤。这里埋着北京市首个地下综合管廊,长3.9公里,电信、电力、热力、给水、再生水等5类管线全在管廊里安家。今后,管线增容、维修在地下就可以进行,马路不用再频繁受“开膛破肚”之苦。
5 l K7 V; i# j2 m5 O0 }6 f# m. q2 L' j4 ~+ u
这里的垃圾处理设施也非常隐蔽。整个园区将建设五套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利用负压技术,送入“投料口”的垃圾瞬间被抽吸进地下管网,收集、分类、运输全部在密闭状态下进行,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儿痕迹。
& a. {# Z! P! Y1 H! M H! M% c- l0 R6 I( R. d
6 H- |. }7 B& ~& z8 J- ]# e( T这里还是“智慧城市”示范区。物联网、云计算、3D数字高清、无线宽带、智能电网等技术综合运用,园区将实现智能化管理……+ w) @( H* O) i/ J4 l: C
# f* W# N: |$ f2 C, Z" V- @4 k 彭仲宇介绍,眼下,15家央企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23个基础设施已建成投用。到今年年底,未来科技城将初步具备运营条件。
% G7 v: R2 p! v
3 w2 R6 ?4 v1 [3 q! } 工作生活不出园区( ^. a) w8 z# J+ K
' M* X- p1 Z6 R, h+ N2 P 白天人来人往,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园区上班;晚上人去楼空,偌大园区顿时空空如也——这是当前很多科技园区的真实写照。由于缺乏生活配套设施,很多在园区就业的工作人员每天如潮汐般来回涌动,把大量宝贵时间耽误在路上不说,还给城市交通增加了极大负担。
% a/ @7 U: ^( X+ J8 A0 O) ?. l4 N2 `' M2 z5 a
但在未来科技城,这样的现象却不会发生。与科研院所建设同步,中小学、幼儿园、住宅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也已动工。
- D+ u4 `) m, P$ ?; g( k* I6 N4 N
8 e+ E# T: ]- D2 k 昌平区有关负责人介绍,吸取早期开发的科技园配套功能不健全的教训,未来科技城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业城均衡、产城融合”。在其1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了300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学校、医院、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等,还有优质写字楼、星级酒店、精品购物中心、人才公寓、商品住宅等,将来科研人员的生活需求在园区内就能解决。
; m1 o, W! ^1 h
1 F1 \: E8 C5 F" c 以住宅为例,未来科技城区域内总计规划了73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其中包括商品房和配建的保障性住房。目前,首批3万平方米的住宅已启动建设,预计明年年底即可封顶。其它地块正在上市过程中。
* A4 W( H( I' y3 s, u7 f& ?/ g
" E/ A3 p0 z0 V# X _+ E- W0 X4 y 据测算,未来科技城15家央企全部建成入驻后,科研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将达到10万人。“73万平方米配套住宅预计可解决4万人的居住需求。”彭仲宇介绍,除配建住宅外,园区周边还有4个农民回迁小区,通过趸租农民闲置回迁房作公租房,又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居住问题,再统筹周边的住宅资源,“职住平衡可基本实现”。+ `& J% f' r6 [4 U9 c" k4 }5 q
' \8 q9 {* D# K/ a' V( l& d3 K3 \ 绿色交通纽带遍布全城4 {2 n4 L* c; k. O) a9 y: G3 L
7 D- v$ d0 n( u- z% M0 Q) j) ~1 L7 E 从今年年底开始,央企科研人员将大批进驻。由于是新建园区,道路没有完全开通,公交线路目前还寥寥无几。
' I& m, ~8 g8 a
1 L J p' { j9 z 彭仲宇介绍,管委会正在与北京公交集团协调公交线路引进事宜,“一是优化现有的公交线路,在园区内多设几个站点。二是开通城区到未来科技城的快速公交线路,方便居住在城区的科研人员往返上下班。”+ O% A3 o( \- i2 e v/ ^- ]! y2 ^
' X2 D8 B4 F; }- c& f7 y6 P$ \9 F1 q; P$ M
市政府规划的M17号线也将在近一两年内动工。这条南北走向的轨道交通线将串联起大兴亦庄、CBD、望京、未来科技城等北京几大重点功能区。开通后,将成为未来科技城连通市区最便捷的交通方式。$ Q0 m7 w& }* M8 C/ b" K) \7 h
! F" \3 R, `) c( l 未来科技城内部,将建设以电动公交为主的支线系统以及自行车慢行系统,打通连接地铁的“最后一公里”。8 p" _0 J/ ^/ a0 J
9 N( r( {- h: G
预计到2015年,未来科技城一期将基本建成,15家央企全部运营。这里将成为未来的中国“硅谷”,一个世界级的人才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心。' j9 J% D J$ g% y9 A
) v v8 R7 n' X$ a- O, e, B/ [
% ~* f! J2 X; k& Z) s! D y/ m; ^3 T1 ]7 _9 B Z$ ^* J
- \( x, G2 X, P/ I j9 u. v
2 {! s3 u" A( f1 z/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