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177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宝宝生日
2012-01-22 
帖子
1070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00:0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wanwan8787 于 2015-2-5 00:16 编辑 / h6 q: |7 }2 D; i- Q
1 q6 ?* T4 ]" ^, J$ D
现在由于父母工作忙,家里人手不足,两岁多的宝宝上幼儿园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如何给这么小的宝宝做好心理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入园环境,使宝宝安然顺利地度过人生的这个坎,是每个面临这种难题家庭的大事。我家恰逢我生二胎,家里人手实在忙不开,不得已把刚刚2岁7个月的宝宝送到了小小班。说舍得绝对是假话,本来能在家再多玩一年的宝宝提前那么久去了幼儿园那个陌生的环境,但是现实摆在眼前,我们一家人努力想办法,争取把对宝宝的伤害降低到最小,对宝宝的益处放大到最大。
    1、关键时刻不能放弃原则。虽然不舍,但妈妈们也要在宝宝面前狠下心,不能宝宝吵闹着不想去幼儿园就同意了,尤其是老人,宠宝宝惯宝宝,宝宝一哭就没有原则性了,殊不知一天如此,以后会天天如此,宝宝可是个鬼精灵呢。像我家就会直接对宝宝说,不管你哭不哭,闹不闹,幼儿园都是要去的,就像爸爸妈妈上班,周一到周五都要去,周六和周日可以休息,周末爸妈会带宝宝会外面玩,吃好吃的,但宝宝在幼儿园时必须听老师的话。这样全家统一战线,宝宝就不容易哭闹着不去上学了。
    2、入园前的各类物品准备好。一般幼儿园会发放书包、被子、毛巾、被褥、枕头、书本等,我家就只准备了薄被子、小书包(装换洗衣服,以备在园里弄脏或尿湿)、小拖鞋。姓名贴也可提前准备,但我家爸爸是巧手,都在榕榕的东西上亲手绣了榕榕的名字,而且榕字还很复杂,不过绣得很棒,我都自愧不如。
    3、先上半日班过渡一下好处多。我家就和小区里的妈妈一起和幼儿园商量,提前给宝宝争取到了免费先上半个月半日班的福利,半个月只上上午,让宝宝对幼儿园的环境熟悉了,老师也熟悉了,一开始有家长的陪伴宝宝会安心好多,基本上都没有哭闹的现象。半个月中和老师充分沟通,把宝宝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都和老师进行交流,老师对宝宝的印象深了,对宝宝关注也会多一些。另外,我家上的幼儿园就在小区里,平时组织活动时我们就积极参加,好多老师都认识我家宝宝,一见到总给个气球、充气锤之类的,宝宝也很喜欢去幼儿园参加活动,一来二去地再到正式上课的时候就不紧张了。
    4、宝宝犯错不严厉指责。宝宝刚上幼儿园一切对她都是新开始,可能想上厕所或者想喝水都胆怯地不敢跟老师说,所以如果宝宝尿裤子或者身上弄脏了一定不要呵斥宝宝,宝宝自己说不定也很难为情呢。在宝宝的小书包里放上两套换洗衣服、小围嘴、天冷时加的小外套,这样老师就能随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家长的后勤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心理疏导,宝宝回家后多问问宝宝在幼儿园学什么了,吃什么了,和小朋友相处得如何,交新朋友了没有,教宝宝有困难就找老师帮忙、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多交几个好朋友,少提能使宝宝对幼儿园产生负面情绪的事,如谁打你了没有、老师骂你没有等等。要使宝宝一提起幼儿园就是欢快的情绪,觉得老师同学都很好,这样就达到目的了。如果真在幼儿园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也要允许宝宝在家里发泄情绪,坏心情发泄出来就不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内向的宝宝。

QQ截图20140914234324.png


$ M2 G& w1 a9 Q! k

QQ截图20141024142012.png

2 d7 B; V! Y9 Q3 a% S

Rank: 8Rank: 8

宝宝生日
2014-08-04 
帖子
142 
辛苦了,谢谢分享!

Rank: 4

宝宝生日
2012-6-21 
帖子
21 
宝妈总结的真好,点赞

Rank: 1

宝宝生日
2013-1-1 
帖子
谢谢分享,很受用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宝贝三岁之前上幼儿园需要各方面准备充分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