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里,我们几个家庭相约一起出游。平日里大家都忙忙碌碌,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几个孩子更是欢天喜地,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在这群孩子中,一个叫Joel的10岁小男孩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天中午我们在餐厅吃饭。Joel的爸爸刚把车停好,他就从车里蹦了出来,飞快地跑进餐厅通知服务员他们有12个人需要拼3张桌子。这个小小的举动着实让我们一行人惊讶半天。 要知道,大多数10岁左右的孩子都是把注意 力放在自己身上或某个自己痴迷的游戏上面,可是Joel却能够注意到他自身以外的需求,预见即将发生的状况,并且积极地去担当组织安排工作。 我们都纷纷夸赞Joel的爸爸教子有方,这孩子的领导力杠杠的! 说到领导力,小编想起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曾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典礼演讲时,引用了哈佛商学院弗朗西斯•福雷教授的话:
" _6 M* j- r; A
领导力表现在,因为你的存在能使他人变得更好,而且当你不在的时候你的影响力还能一直持续。 % U, `) n) `" @/ x- t( Y9 K
所以,领导力就是能让自己和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影响力。它与性格无关,也就是说,哪怕是一个内向、羞怯的人,也应当具备领导力——能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正面影响的能力。 5 @* ?6 \" o. T' p; a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就蕴藏着很多有关领导力的秘诀: 1. 盆栽里的领导力 你还记不记得,悉心照料的盆栽第一天冒出新芽时,心里有多少的小激动?是什么时候,我们非得要种出一个花园,才能有一点成就感? 同样,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要有一个无比宏大的目标,有时候那反而无法让人拥有足够的热情去实现它(拖延症患者们都会深有同感……)。领导力不仅在于具备远大愿景,更在于具有设定阶段性的小目标、鼓励自己和他人去实现的能力。 在教育心理学中常常提到的“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其实就是鼓励我们更加注重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面对每一个小难题的信心,而非从一开始就断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是否聪明、是否能实现一个宏大的目标。 往往,拥有了这种成长心态,整个花园的目标反而不会那么遥不可及。对于他人也是一样:如果在他人取得小进展时,你能够给予祝贺和赞赏,也能够积极地影响他人去实现更大的成就。 就像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老爷爷,75年专注做好每一只寿司,选好每一片鱼、每一勺米,在日积月累的小完美中,才成就了获得米其林三星认可的寿司之神。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拥抱和认可每一个小成就,其实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种领导力。 2. 荧光棒里的领导力 刚买到的荧光棒平淡无奇,只有你“狠心”把它掰弯掰断,才能使得里面的化学物质相互反应从而发光。如果没有一开始的曲折,也没有办法闪耀出夜空里的光彩。 领导力意味着要做出决策,而决策总是有可能失败。如果没有办法积极地面对失败,那么也永远无法去做出正确的决策。 欧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在儿时没有离开家玩耍的经历,没有摔过跤磕破过膝盖,那么长大之后常会对事物产生恐惧。只有经过几次的跌跌撞撞,才能理解生活的常态。所以,勇于去面对风险,并自己承担责任,也是领导力成长的重要部分。 很多父母舍不得让孩子受任何伤害,并出于这种“好心”为孩子“遮风挡雨”,只会让孩子产生“无论怎么样,天塌下来都人帮我撑着”的心态,那么将来孩子又怎么能去为自己、为一个团队去勇敢地做出决策、承担风险? 所以,学会面对风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并相信自己能克服挫折,才能成为闪耀的未来领袖。 3. 指挥棒里的领导力 指挥家在指挥整个乐队时,需要面对的是整个团队,同时,TA也背对着所有观众,台上台下所有的压力,都需要指挥家去面对。 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你需要学会独自去面对冲突和质疑。你需要很多的勇气来承受各方面的压力。 有时,你听不到来自观众的掌声,你还是要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去完成演奏;有时,你可能会面对来自乐手的质疑,但你还是要按照对演奏目标的全盘考虑,确保整体演奏效果。就像你在实现自己生活中的目标时,不仅要学会独立做出判断,面对周围人的质疑,也要能和他人共同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 成人世界中,每个人都需要这种独立判断和交流协作的能力,才能指挥好自己的乐曲。 1 m$ j! L' K4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