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3 | 浏览: 65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74 

辣妈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16:4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小编有话:
我们不免会疑惑:“商家很少与我们签合同,哪里能看出是"霸王条款"”?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它来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行为时时发生。当你在自己正使用的美容卡、健身卡、消费卡上看到“本店拥有最终解释权”,购物时瞧见店堂里挂着“打折商品、珠宝首饰概不退换”,和朋友外出用餐时餐馆里过目不忘的“禁止自带酒水”时,其实这不经意间,你就已经是“霸王条款”“受害者”。大家看了回复网友经历的霸王事件,是不是也很想说说自己遭遇的被“霸王潜规则”?那就现在一吐为快吧!



“本中心有权根据市场价格酌情调整收费标准该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我公司所有本店商品售出一概不予退换打折商品不退不换奖品、赠品一律不实行三包本店承接一切送洗衣物,但对洗熨结果,如褪色、缩小,本店不负赔偿责任。以上的行为都是生活中屡见不鲜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但是但是经营者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霸道,消费者也大都忍气吞声,习以为常。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在被这些霸王条款“潜规则”。


北京市消协发出公开劝喻,要求经营者修正“霸王条款”,否则将向社会公开曝光披露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霸王条款时而明目张胆、霸气十足,时而又玩起隐身术变脸术,纷繁复杂、难以名状。北京消协真是考虑到到消费者的疾苦了,就是不知道这次的力度如何,是不是开始劝告商家不听的就真的在曝光的同时,会真正落实到细节的法律上。大家在生活中遇到哪些不公平的霸王事件?都是如何处理的,是忍气吞声还是极力维护自己的权益?童鞋们认为这个所谓的劝喻真的会奏效吗?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帖子
45 
本帖最后由 榴莲那个飘飘 于 2011-5-26 16:41 编辑

真是够黑的!霸王条款!
一位北漂朋友现在说起来曾经遇到的恶霸中介还耿耿于怀。为了北京户口,那个朋友留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一年后,因为受不了循规蹈矩的生活,她辞了职,进了一家当时还是新兴行业的大型公关公司做策划。
  由于一时买不起房,男友两个人打算在东四环附近租一套一居室。该约定的我们都写在合同啦,签个字吧,通过中介选了房子,龚苹还没来得及仔细扫一眼内容就在中介的催促中签字,交了800元押金。
  回忆起这多年前的租房遭遇,朋友依然很谨慎:你要是租房,合同一定要详细看了再落笔,否则隐患无穷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龚苹刚打算洗澡,打开热水阀门,燃气热水器的一声着火烧毁了,墙面、灶台也受到牵连。龚苹赶紧打119让消防灭火,经查是燃气热水器老化引发。中介来后安慰龚苹,说没事,房东换个新热水器就行
  半年后她们退房时,中介说热水器在居住期坏了,按合同约定800元押金不能退。朋友翻开合同看到里面确有一条:房屋内家具完好,租住期间如有损坏,押金不退,照价赔偿。中介又说地板有开裂,桌角有缺损,没有太多经验的两人吓得不敢再让他找了,只得忍气吞声不要那800元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帖子
21 
 “影楼规定,未选中的影像作品及底片、样本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可另行付费,每张底片30元”
  买房梦想实现,我们开始谈婚论嫁。小资而浪漫的我执意要拍一套漂亮的婚纱照,和影楼约定拍30张制作入册。
  拍照那天,幸福的我的状态好极了,摄影师一口气拍了60多张照片,我和老公提出要么保留多余照片的底片,要么当即删除,这时影楼人员说话了,按本店规定,“未选中的影像作品及底片、样本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可另行付费,每张底片30元”。
  

  还沉浸在欣赏婚纱照美感的我们有点蒙,“这是我的照片,为什么不给我也不能删除?”但影楼坚称“这是行规”。最后只得多掏900元,买下了这些“昂贵”的底片。
  婚礼当天,安排的化妆师让她挑选是不是用收费的化妆品,说收费的化妆品效果好,可以撑一天,免费的可能在婚礼中“掉色”,“用收费的”,我想也没想就决定了,但至今都觉得很愤怒。真是霸王条款,又觉得吵闹也没有,所以就妥协了。。。


Rank: 10Rank: 10Rank: 10

宝宝生日
 
帖子
114 
防不胜防,政府下的协会出面会好些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北京消协劝喻商家修正“霸王条款”效果如何待验证 都来说说生活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