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2073
- 经验值
- 1899
- 在线时间
- 282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8-04-23
- 注册时间
- 2011-5-7
- 帖子
- 43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899
- 精华
- 1
- UID
- 5918600
   
- 宝宝生日
- 2008-04-23
- 帖子
- 435
|
本帖最后由 嘉禹妈妈 于 2011-5-29 15:11 编辑
. f7 N: a+ `* N/ e8 }, c; O4 n# x. E5 X8 U, ^8 y6 }6 M5 v' y; g
一、选书
/ P& H4 W$ H R1 y$ @1、第一阶段,0-2.5岁,选书不宜太难。一幅图配一两句话的那种,读起来琅琅上口,歌谣、诗歌、韵文甚至绕口令,小宝宝也都蛮有兴趣。之所以不宜一味的追求难度,是发现在这个阶段直接听童话故事的孩子,在复述、精确记忆上不如读简单绘本的孩子。对于词、意思的精准理解和玩味,反倒是这些阅读绘本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更强,观察图的能力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在理解上直接听童话、大篇幅故事的孩子也不如看绘本的孩子,往往通过听文字在脑中成像不如看图的孩子,所以在以后做抽象题目时成像就会出现问题,也就是会出现总读不懂题目的现象。童话、民间故事怎么也得五六岁以上的孩子才适合,不论是故事语言还是逻辑思维都不适合太小的孩子。1 Y( S }# [% y, [) g; q5 A
# y8 l+ N( M2 T8 R# T! P
2岁半以前孩子对于新书排斥的比较严重,一般就喜欢不断重复看自己熟悉的,这样熟悉的内容孩子能够预测出来,会有安全感和稳定感。这个阶段有些新书的增加,孩子可能第一次表现出不爱听,一直处于活动中或者听一半就打断不让讲了。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把那些想给孩子加的新书摆放在孩子平时看书的位置,随手可得,过一周孩子自己就会翻出其中的一些让家长讲了。另外,小宝宝时,加新书的频率不宜过快。
& Z( t/ c3 k5 B' {0 Y& k( X; V- J0 u- [- z% u
从小阅读的孩子,在2岁多会有一个停滞期。一般稍停一停,别加新书了,只是读以前的书,然后转加一些动手的书即可,比如小贴纸的书啊、迷宫啊、剪纸啊……小朋友到了这个敏感期,愿意用小手做东西了,这样动手的书玩上一个月左右,再加故事或者绘本的新书就ok了,而且差不多由此就进入下一个阶段,遇到新书第一次读的时候也不排斥了。
2 S% R/ y" L+ I: d. ^' R6 M2 A) k3 Y+ p
2、第二个阶段,算是绘本的扩充阶段,阅读的范围增广,但需要难易结合。这时候基本上绝大多数的新书给孩子读都能听下去,偶尔一些听一部分就打断不让读了,孩子觉得不适合自己的胃口。其他书听完一遍,喜欢的会让继续精读,进入热读期,不喜欢的会在之后偶尔翻看一下。但其中的一些也许会过几个月又重新喜欢,进入热读期。. _ K7 ^- p" q" }' H
: d, A' [5 _0 j9 j0 {这时候的孩子往往也喜欢低幼时读的那些绘本,而这些书正好可以作为孩子独立阅读的读物。自己翻翻或者讲一下,都蛮有乐趣。之后也能由这些书进行识字,毕竟看图就能明白,而且文字部分也基本上都能背下来了,认识其中的几个,就能连蒙带猜的把其他字读出来,渐渐的也就认识了更多。
' e0 _, c4 d7 ^ A/ J* D" _ P1 I9 O
这个阶段可以给孩子读的绘本量挺大,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最好能够精读。热读的书,孩子观察的会更细致,思考的更深,往往提出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大人想不到的,在语言上面一些有趣的句型结构会灵活的运用到平时的交流中或者扮演游戏中。
" P& z# p' D6 s6 }' M# w
" F2 [0 [2 @9 r# b% s8 @3、第三个阶段,5、6岁以上可以一些简单的文字书、阶梯过渡书和绘本结合阅读。这时候可以由绘本逐渐过渡到文字量大一点的图文配合方式,让孩子逐渐体味大篇幅文字的魅力。故事性的吸引以及深层次的思考,也会让孩子们也更愿意听复杂描述的故事了。 . X# I( H9 B9 @' O3 m
- L# |" ?" ?1 I: V如何给孩子读绘本(2 )http://www.bjmam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5719&fromuid=5918600
|
-
总评分: 妈米 + 9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