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5 | 浏览: 545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5-21 
帖子
43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
8 h6 O8 |3 t  ~% v' P9 l6 ]/ V9 x+ \) g9 ~* n8 H7 _0 G

2 e; U1 ^( n( N* |7 L: R  N, l1 q当时,选什么小说,来给大申听,以增加词汇量,是个大问题。7 u7 ?- k8 k1 B3 U$ m. \
最终,被我选来给大申读的,是J.K. Rowling的《哈利·波特》。* L, a4 g3 ]( o* g. V$ V$ J
在听完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之后,大申又要求继续听《夏洛的网》。
! q+ {! K4 J7 r" T  f% \4 [4 O 本来么,大申就是听着《夏洛的网》的时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被申爸硬生生地插进来的。! O1 S. D* J2 G( ^, y4 P

+ Y8 h- x5 e3 E7 N* ^: d 当大申回来继续听《夏洛的网》,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4 b# ]" u; k! v6 l
这是件让人迷惑,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却能给人无限启发的事情。
7 S! q3 D; u; c  E 事情本身很尽管很轻微,可在孩子思维的发展史a上,却是一件震撼性、革命性的事件。在我这里,它引发的思考,彻底颠覆了很多十分普遍的观念和做法。
- [2 F' {0 M3 r& [+ t# s& O  l 余响至今未绝。
1 Q: b6 w  i! P& r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5-21 
帖子
43 
词汇: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事实(五)——令人震惊的发现7 Q; F& A' J# [$ n# L- A# L" c( i
) ^5 C+ b$ ?' I, _

! ~% X/ g8 a# V" P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5 b8 C5 ?* V7 U- c5 c/ N8 B! V
* T- W& w7 Z( V/ h+ L# ]
“孩子在听什么?”: J# e9 k* j! e$ `8 o8 p) e
这个问题提得正确。
$ Y7 h! w, E2 p1 K( C 正确的问题等于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3 d% m. M) H1 L- ]% n 方向正确了,只要坚持走,总能走到什么地方.......' ?( u0 d& e8 G1 b8 `

0 x6 }2 O- w* Z+ v/ P% W; U$ E3 S' T* L可是,要找到另一半,可也并不容易。' }1 q  X1 r, C8 w
事实上,申爸找了好几年,才找到另一半。
9 U9 P% W" `) O! p7 ?  S 这个过程,延伸进了大申小学的历程之中。0 P; X2 j; F- U  d! j9 E

& N, [: m- p/ z$ |) w- ? 问题的答案只是一个方面。更有价值的是,在找的过程中,启发和相应的对策。
& @( p7 k2 }/ x8 z2 C$ ?
0 k2 \: ?( X2 K! p) Z1 e+ U1 z, a 话说问题在我的头脑中清晰了,我也开始疯狂了。
! f+ Y& n$ g- l5 Y- R- a2 m 这个问题....你想想,孩子可以一天十几个小时,坐在那里静静地听故事,这是怎样的执着....可是,你忽然发现孩子听的竟然不是故事里面的情节:本来,你一直以为孩子是在听情节的.....
  \7 y4 c# |- O" b* ]2 ?一方面,孩子听,是本能地喜欢听.....就像阳阳妈说的:“话说阳阳还是15个月的小幼儿时,一次哭闹不已,我就开始给他讲(背)睡前十分钟里的一个故事,他立马安静下来了。哈哈,知道此法之后,我就常用了。”
. h7 f; ]& U! y' X! b; A这可不是谁强迫孩子干的....
5 ]. G, Y# w8 I完全是孩子自发的行为。0 ]  b. r: i* K8 V; v# t
另一方面,“听”这个事情.....最一开始,我把它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现在看来,内里面还有丰富的内部结构。当我的理所当然的假设被事实击垮......就是认为孩子会听情节.....我需要进一步探究,孩子到底是在听什么。是听语气吗?是听语调吗?是听语境吗?.......: P/ u9 N- N7 q9 j6 F0 N( I  P
: `7 O2 b% l) ?& z$ I5 B* S9 W
走的方向正确,回答起这些具体的假设问题,就很容易了。
6 k- ~4 ~' N. o9 ^2 G. l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5-21 
帖子
43 
小学生

+ W2 ^+ Q4 y: E0 z' g( i爱微笑 发表于 2013-7-17 21:10 4 X, d# P' K3 B  P+ X# K
有几个问题想跟大申爸探讨:
' R3 J# m. q  Z, [5 h  ~# ]1、你举的金**鱼、马面鱼的例子非常形象、生动,自然界里,金**鱼、马面鱼的都是很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物,它的特性也非常容易了解。能否介绍一下你所认为的教育中的“金**鱼”、“马面鱼”是什么?你如何描述它们的样子?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正是基于它们长的样子、特性,决定了你后来的种种对大申的教育行为和方式。...
* k7 M( u/ F" L( T% H1 W
+ m9 M  F  e+ o. d3 r( o- E1 u- G2 e
金**鱼是一个隐喻....大家都知道和孩子的教育有关。这就行了。
. S% D  M8 v" m0 ]" c: `: b2 o- y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金**鱼和马面鱼....当然,每个人都是正确的,这就是隐喻的特殊功用。& x5 H" o$ J5 N) B( Q9 T% D7 n) J

! \. g1 @' C9 V: j) ] 申爸会继续补充这个隐喻....随着补充,每个人也都有权力调整自己心中所指。" N) k$ j% w  E, A
- T" B0 z( B( x* Y
在孩子的教育领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没有标准答案。2 h4 ^$ L7 L6 {* t3 {. u, S

3 s; m/ {) r, ^/ L+ K3 K 相信有更多的人会习惯这个。

Rank: 5Rank: 5

宝宝生日
2011-5-21 
帖子
43 
回答一位妈妈提出的问题" X; D- t+ E7 L8 }' L

6 F) l, f& I& S) v. ?: c
/ ^) ~6 |9 u* y
; p, f5 _' F+ ]( G2 J% W有一位妈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5 e/ \4 n1 ^! ], J“我有一问题想请教下:孩子现在2岁,自己的东西不许别的小朋友玩,也不愿别的小朋友靠近自己,如果要是侵占了自己领地,就会动手打人,请问这种情况换做您,您会怎么处理?”; a' ~! A8 S% {+ `
% {9 q& ~9 j8 a1 F0 Q% O5 s0 [
直接了当的回答是:不用处理。过几个月,就好了。
, U7 O9 s+ u6 {7 W7 U# K) |9 F4 Z1 D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
  u7 S  {! v0 q+ V5 k$ q0 w' y. U 我要说的是:新晋的爸爸妈妈,由于没有经验,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哪里。常见的情形是:放在了完全不该放的地方。
; d/ J3 ]4 ~' D/ C! e4 k 孩子呢,自打一生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时刻,都有这个时刻正在发展的东西。
! @; y2 s7 g: e0 O- L$ y0 u 把注意力放在“这个时刻”正在发展的东西上,是最妙的。
8 z3 z9 u( E; r: f/ ~# O+ t! j$ u4 c$ t
9 y/ s4 T1 p8 u6 K 比如说,这位妈妈提到的现象....什么现象呢?就是孩子的表现完全不符合社会的要求,在社会的交往需要孩子大度、宽容的时候,孩子表现出自私、粗鲁还动用武力。
; ^" u0 U5 v* u 这位妈妈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可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合适的时间不是在2岁,甚至6岁之前都不是合适的时间。当孩子上小学之后,是很好的引入期,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孩子,在学校和小伙伴交往,做么做。
) g  b% w9 ]  @& O2 j" I& C: X 在孩子7岁之后,可以给孩子讲道理了,为什么这么做。
- w3 x2 u5 S, d8 k0 _  x 也就是说:在孩子入学之后,是这个方面的问题的“正在发展的东西”。在8岁的时候,是教导孩子的合适时机。/ l% q: N. P7 q+ g7 x* R$ P
' r7 L* f$ W4 T
假如,这位妈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社会交往方面,来教导孩子......这是什么结果都不会得到的,枉费了时间和精力.....孩子在2岁的时候,是音乐、节拍、节奏发展的敏感期。
) @% y# W1 J% H- N 把时间和精力挪一些,放在和孩子一起听音乐,踩着音乐的节拍蹦蹦跳跳......几年之后,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出现在孩子身上。 / t* A% P9 g# f5 Z1 E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帖】 又到一年入学时:前瞻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思维发展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