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6 | 浏览: 62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8-03-6 
帖子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04:4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据了解,乾州文庙,属乾州厅儒学学宫整体建筑中的一座神圣坛庙,其主体建筑就是悬有蓝天底金字火焰边冲天匾的大成殿,盖因历代尊奉孔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所以特称为“大成殿”。乾州厅儒学学宫还包括学署、学舍、文庙三大部分,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历经岁月风雨,如今仍存旧制。

文庙坐北朝南,南临东门街,北至古城墙。其前门临街,原是一道九丈长的红色弓形“影壁”,左右各开一侧门,门上覆以飞檐翘角、庑顶,门楣上左题“德配天地”,右题“道冠古今”。入得门来,影壁背后正中,建有一座特选红砂岩制的四柱石坊,用莲苞作顶,横刻 “櫺星门”三个大字,櫺星二字含“得士”意。石坊后原有金桂两株,取“蟾宫折桂”之义。再北有半圆形“泮池”,池上又精选红砂岩建成“状元桥”,俗称“月拱桥”或“月宫桥”,都是和“月宫折桂”谐音的吉祥话,这个9丈见方的头进庭院,组成了“左庙右学”的格局。池桥之后,一列青瓦砖木结构穿枋建筑,马头墙所夹正中五间牌楼式空旷高屋,通称“戟门”或“大成门”,这才是文庙的正门。此门平日不开中门,只走侧门,要到官员朝庙或新科举子回乡朝庙才能由櫺星门踏月拱桥,走大成门正门上去拜孔子,这里就是第二进庭院。第三进庭院只有两座殿堂,就是大成殿与崇圣祠。
    湘西虽自秦汉时期即已迈入华夏文明圈,然则因其地处湖湘边陲,山高水险,文化一直处于蒙昧状态。直至明清两朝,伴随着大规模的移民进入,湘西才真正置馆兴学,开启了汉文化传播的大门。乾州文庙当属这一历史背景的产物。
四处显得极其幽静。推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红砂岩制的四柱石坊,用莲苞作顶,横刻上“櫺星门”三个大字。石坊之后有一座石桥,据说这就是状元桥。 走过状元桥,只见一列青瓦砖木结构穿枋建筑,马头墙所夹正中五间牌楼式空旷高屋,通称“戟门”或“大成门”,这才是文庙的正门。据同行的湘西州政府办研究室主任彭延敏说,此门平日不开,只走侧门,要到官员朝庙或新科举子回乡朝庙才能由櫺星门踏月拱桥,走大成门正门上去拜孔子。 穿过戟门,就是雄伟的大成殿了,里面供奉着万世师表的孔子雕像。大成殿高约20余米,为两层木质建筑,下方以青色条石为基,上以鳞灰瓦盖顶。由数十根大红柱顶立,每根红柱下都有鼓石基。大殿的楼上青瓦盖顶,斗拱飞檐,凌空翘角,充分展现湘西地方建筑的特色。 殿门紧闭,轻推而入,只见蓝色的帷帐中间供放着孔子的塑像,塑像前放着三个蒲团,蒲团前面的香炉上燃着几根香火。我们依次跪拜后,起身发现左右两侧还摆放着15位孔子高徒的塑像,而大殿的正上方,“万世师表”几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辗转出来,发现大成殿后面还有两座殿堂,据说,这就是大成殿后殿和崇圣祠,据说崇圣祠就是供奉并祭祀孔子先人的地方。

穿过时间的迷雾,当年的亲历者秦文庆老人依然沉静质朴,对当年的选择没有太多的自得与自夸,在他平静淡然的叙述中,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而今乾州文庙历经几多岁月风云,其气质早已从容淡定,如同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对于世事纷争早已宠辱不惊。然而260余年时光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和它几度劫后重生的传奇,足以使其成为湘西文明生生不息的见证。它的存在本身就启示着人们:怎样去珍惜历史,善待文明。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9-02-20 
帖子
55 
建筑很别致 欣赏!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宝宝生日
2008-01-27 
帖子
297 
旅游
好图。。

Rank: 7Rank: 7Rank: 7

宝宝生日
2002-08-6 
帖子
50 
风景确实是很不错              

Rank: 4

宝宝生日
2005-11-16 
帖子
旅游
古都应该是座年深历久的古城,而不是一座面容憔悴的老城

Rank: 4

宝宝生日
2007-06-21 
帖子
16 
沙发、欣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乾州古城文庙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