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0 | 浏览: 974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MW12711

初 二

Rank: 12Rank: 12Rank: 12

宝宝生日
null 
帖子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21:5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xiao米粒子 于 2013-9-2 21:55 编辑
& ^( y( V( x  I3 c! Z( o& d  P1 g9 S8 L
刚刚从温暖而黑暗的子宫里来到光明的人间,小家伙似乎还不是十分习惯——宝宝没有时间概念,以整天的睡眠来缓解初到人间的不适应;宝宝喜欢蜷曲着身体,被温柔地拥抱,并且非常喜欢听妈妈熟悉的心跳声,这给宝宝一种似乎还在子宫里的安全感和舒适感。
1 {" }1 q6 N% ]* k* \
; O9 I- s  V  ]8 h/ F8 O. Q! f( V到了满月的宝宝在光线微暗的房间里被竖直抱起来会睁开眼睛;喜欢看人脸,特别是吃饭后看妈妈慈爱的笑容;喜欢被抱起来与其谈话,逗笑;喜欢听妈妈的心跳声或心跳录音;对甜、酸、苦常用微笑、皱鼻、伸舌或挣扎表示欢迎、讨厌、拒绝;对及时、反复的视听刺激有初步的记忆能力。2 Q; z- d. U8 |
, q" G: \. J  ]; F
竖抱观景物
5 T1 g: X% p0 d6 ^& }/ N3 A锻炼颈部逐渐支撑头部重量。看会动和会发声的玩具,看户外风景,引起宝宝对景物的兴趣。记认图形,用延长注视时间的方法区别看过的和未看过的新图形。  {9 W* ?) a) P9 c8 A2 L$ Z
6 e9 t0 I8 W* M3 F0 o) X8 F: j
交谈
5 p% F! Q% B" C& ]. ]; n让家人换尿布、喂奶和洗澡时与宝宝讲话,让宝宝记认脸庞,认识家人。抚摸身体,逗乐,眼神交流,母乳的味道、温度,会使宝宝更安全舒适;贴抱、举起,变换体位等,都会使宝宝感到关怀,对爸爸妈妈产生信任和亲切感。' w; q6 M/ K! l0 L! e
0 u$ C4 S9 S, k+ q: Z
抓握听音) p9 H+ p( l2 t; L) m* D8 c- \. u
用柔和的发声玩具逗引宝宝抓握,牢固握物是锻炼手的第一种技巧。音乐旋转玩具、八音盒可使宝宝在观注玩具的同时,听到美妙的音乐,以复习胎教音乐,巩固音乐记忆,能启迪右脑欣赏美的功能。如果婴儿期不复习,胎教影响在半年内会消失。$ H7 O1 x3 q" a# D7 H
% Y# i8 G5 Y& h0 q
口嘴游戏
3 g1 M% }0 X7 m% u9 D面面相对做张口、伸舌、咂舌等。刚出生的宝宝就会吸吮,所以口嘴的动作比其他部位灵活,学得更快。锻炼模仿能力。
! p) Z2 J7 D9 g8 P
! Z4 S% v* n3 d8 L* M* Z3 j发声应和
; h3 r: _# W0 o) K% Q2 M7 [宝宝哭时,妈妈发声应和,宝宝会停哭,并辨别究竟是谁在哭,然后出现哭之外的声音;妈妈讲话时,宝宝会用小嘴一张一合应和,发出细小的“哦哦”声,高兴时会发“啊啊”的声音,母亲也可应和,使宝宝声音更加响亮。经常跟宝宝讲话,鼓励宝宝发声自娱,或与别人呼应,为以后开口讲话打基础。% e, W8 Y: [- \2 d! S# V

2 p7 F& G1 C7 p1 A4 l. x逗笑$ t5 Y& l* O  k/ [1 x$ }$ c% O) w
生活在快乐环境中,经常有人逗笑,宝宝会笑得早一些,越早会笑越聪明,快乐情绪能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逗弄宝宝时,挠挠身体,摸摸脸蛋,用快乐的声音、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宝宝。宝宝目光渐渐变得柔和轻松,眼角出现细小皱纹,口角微微向上,出现了快乐的笑容。  d- Y6 o; {0 ~1 H, l4 m( H3 w8 k/ @
9 F5 d0 N& _, O
被动操
5 J" ]) Z7 j/ t洗澡穿衣时上下内外屈肘伸肘等动作,使身体得到运动,皮肤受到抚摸,全身受到按摩,能促进肢体发育,也可满足婴儿皮肤希望得到充分接触摩擦的需求。/ L, H' y6 P+ `- q+ @, A

2 }  x! @: j/ o) y4 R& v4 ?嗅觉和味觉开发
2 q# u" h+ @' y+ I& }4 a感受不同气味刺激,开发嗅觉、味觉与动作的联系。偶尔玩一次即可。(未完,待续)
* Z9 j$ l, B& _/ X: ?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0~30天新生儿的早教游戏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