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3008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8:24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冰糖炖水梨
食材准备:
1.粗梨 ———–1颗。(外皮为深褐色)
2.冰糖 ———–适量。(可省略)
作法:
1.梨皮撤底洗净(“梨皮”才能发挥润肺生津、清热化痰等保护支气管的功效,记得保要留免削除)并挖除最容易残留农药的籽心。
2.将去籽梨及适量冰糖直接放入碗内,电锅外锅1.5杯水量蒸煮即可!(内碗无需再加任何的水,因为水梨本身就会产生很多水份囉!)
其实后来中药房老板告知,放冰糖其实只是增加甜度,让梨汁喝起来更顺口,并无所谓的镇咳效果!但其实水梨本身甜度已足够!就算不加糖小孩接受度也很高!而一般常见会加入“川贝母粉”比较适用于会咳出黄色、绿色浓痰的热咳症状哦!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蜂蜜柠檬水
食材准备:
1.柠檬 ———-1颗。
2.蜂蜜 ———-适量。(淹过所有柠檬片)
作法:
1.买回的柠檬先置室温3-4天后洗净放入冷冻至少2小时以上。(去苦味撇步)
2.将外皮多余水份擦干,切2~3mm薄片后去籽。
3.将柠檬片内白色皮部份用叉子绕圈搓小洞(去苦味撇步)后再放入容器倒入蜂蜜腌制。
4.置入冷藏约1天即可冲泡食用。
蜂蜜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所以对于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以减少痒喉的不适感,帮助积痰顺利的滑润吐出。因柠檬皮当中含有很高的“类黄酮”,远比果肉更值得保留冲泡。
而富含丰富维他命C的“柠檬”具有抗菌作用,经过切薄片浸泡可释放柠檬精油,让蜂蜜具柠檬香气,平时以温开水冲泡,能提升自我免疫力治疗风热感冒哦!
平常我都会一次3颗柠檬量制作,全家一起喝一周~是非常受全家大小欢迎的保健饮品哦!
也可以蜂蜜 姜汁1∶1比例调配冲调,可去寒解热之功效。(蜂蜜建议一岁以上宝宝再食用哦!)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婴幼育儿
蒸盐橙
食材准备:
1.香橙 ———1颗。
2.盐 ———–适量。
作法:
1.将香橙外皮洗净,最顶端横切出一个小盖子。
2.用水果刀将果肉外围切开,中心刀划十字,方便取果肉食用。
3.在最上端抺上适量的盐。(不要太多~会很咸啦!)
4.连同香橙盖放入碗内,外锅1.5杯水蒸煮即完成!
外国人感冒不吃药,多以补充维他命C来增强免疫力,香橙本身因为含有丰富维他命C,橙皮本身有镇咳的作用,少量盐可消炎,喝起来就是温热的柳橙汁,小孩也会很喜欢!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苹果洋葱水
食材准备:
1.洋葱———–1颗。
2.苹果———–1/4颗。
作法:
1.将上述食材洗净后去皮切块状放入碗中。
2.电锅外锅1.5杯水蒸煮即完成。
老实说,蒸洋葱水的味道,别说小孩排斥连我都不爱喝了!但因为从迷你宝刚接触副食品到满周岁前我都是让他喝“熟苹果汁”。主要是因为一般水果属于凉性,一岁以下宝宝,比较建议给孩子喝果汁时尽量热熟哦!
所以在洋葱水里加了苹果中和一下味道,反而让小孩接受度提高了!如果觉得味道还是很重,就可斟酌调整。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婴幼育儿
回复 风的终点958 的帖子
回复下,支持你

谢谢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6Rank: 6

宝宝生日
2011-04-22 
帖子
34 
还有个白萝卜泡蜂蜜也可以

Rank: 9Rank: 9Rank: 9

宝宝生日
2004-07-11 
帖子
婴幼育儿
回复 sophia9666 的帖子
还有个白萝卜泡蜂蜜也可以

是吗?你也来分享下吧,我还真不清楚
来自[妈妈网Android版]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宝宝生日
2013-03-05 
帖子
5945 
值得收藏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分享4个止咳的食品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