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1166
- 经验值
- 1166
- 在线时间
- 57小时
- 宝宝生日
- 2007-04-13
- 注册时间
- 2009-10-19
- 帖子
- 220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1223
- 精华
- 0
- UID
- 3622634
  
- 宝宝生日
- 2007-04-13
- 帖子
- 220
|
子“告状”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现象。孩子“告状”的动机和目的,一是受了欺负想寻求大人的保护;二是检举他人,希望成人对他的是非判断作出肯定;三是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四是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批评或惩罚;五是嫉妒他人,企图利用告状来贬低别人,抬高自己。" ^; s& }0 u, X. a1 P$ m7 u
8 v& Z( V8 N4 y7 a9 a
9 E7 r4 b3 G7 J' L/ h 对待“告状”的孩子,必须持慎重态度。
# {/ p1 ]7 V. K% J9 t
" `. [3 `) S0 i. o M" n1 D 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予理睬,或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告状”的孩子,这可能使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的补救,而且会混淆孩子的是非界线,挫伤孩子的正义感和同情心,并给其他儿童带来消极影响。
; ?4 x' @5 w/ e2 I0 f* k1 |5 n' {( F4 y8 K& R! o" P; [/ m% j
如果鼓励孩子“告状”,则儿童会争相模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也告到老师、家长那里,孩子独立处理一些小朋友之间的小纠纷的能力会被削弱。更严重的是会使一些小孩子养成时时窥视他人秘密、监视他人行为、检举揭发他人的极不正常的心态。
/ K% T0 @$ n' I$ p; p$ o2 \# k3 l4 {4 G/ o c C5 ~
, \* P% ^5 @& V
! C4 e( |2 b( k& o: f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的“告状”呢?! W+ ^, m6 m5 o$ `9 l
m! ~! g2 Q) Y" q3 |4 E8 S 一是要使孩子体验与小伙伴友好相处的快乐,会耐心善意地帮助别人,也会高兴乐意地接受别人的帮助。
m9 G# j" m) e% X! U0 h7 }* e9 H( ^" H w2 l s) i. h% d
二是在游戏评价时,应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工作成果及取得成果的过程上,集中在称赞别人的优点和成绩上。8 z5 x& n, G# f7 q# @' s/ W$ U
; S) I9 T4 ]) F 三是少数经常无故欺负同伴的孩子,要进行批评教育,千万不能迁就。
" g' e: Y" `* \5 X6 M7 A4 _: l7 A# A* {" ~
四是对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的处理,若置之不理或处理不公,就会使孩子感到迷惘、沮丧、打击其积极性,损害自信心。5 y2 s$ C/ f( `2 ^0 X4 \* v$ E
9 d* _4 f4 Y* q6 d2 ? 五是要防止有些孩子因寻求表扬或怀有嫉恨而乱告状的行为,以免滋生不良心理,导致孩子人格的畸形发展。* d# F: a/ h9 }( w% X
3 Y# U! w7 k& M1 V9 x6 ~ m 六是常给孩子以自己解决争端的机会,启发孩子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这种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肯定来淡化孩子的告状意识,矫正告状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