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米
- 425
- 经验值
- 425
- 在线时间
- 4小时
- 宝宝生日
- 2013-01-01
- 注册时间
- 2013-4-11
- 帖子
- 6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429
- 精华
- 0
- UID
- 9476144
  
- 宝宝生日
- 2013-01-01
- 帖子
- 65
|
7、不要把做家务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 w8 T, d- q* j4 [
家长要通过赞扬孩子的劳动行为、珍惜孩子的劳动成果来使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避免夸大劳动的脏和累,更不要把劳动当作孩子犯错误后的惩罚手段,不要用恐吓的语气强迫孩子做家务。要让孩子感觉到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J/ J* f# h% b& M2 K# [ 8、不要无意中挫伤了孩子劳动的积极性
5 J; o+ d& `, V, c 孩子初学做家务时,肯定做得不太好:才学穿衣,可能穿得慢一些;才学扫地,可能会不知道先从哪里开始扫起;才学洗碗,可能会把碗打碎;才学烧饭,可能会把饭烧焦;才学洗衣,可能洗得不太干净。我们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而表露出不满意或不放心,这样容易挫伤孩子劳动的积极性。也不要在乎孩子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与培养孩子的劳动精神相比,打碎一个盘子一个碗又算得了什么呢?1 {- w1 Q, G; ]/ {: u
9、让孩子“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 q( x/ Y6 r/ A( _# M3 h3 K! | 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对劳动者的最大奖赏和最大鼓励。如果长期享受不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劳动者的积极性就会逐渐消退。孩子如果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得干净整齐,家长可以组织邻居的小朋友来“参观”,时孩子感到自豪;孩子经常浇花,等花儿盛开时,家长可以让自己的同事来赏花,趁机表扬孩子一番,使孩子感到骄傲;农村的孩子参与了种瓜种菜,等瓜果蔬菜成熟时,妈妈可以给孩子做一顿丰盛的菜肴,让孩子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可以强化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促进孩子劳动积极性的“可持续发展”。
i" }& E5 D% ]& p' } 10、家长要做出示范
2 ~; m# `. n/ h# n4 T 做家长的首先要乐于助人,热心为群众服务,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劳动,为孩子做出榜样。譬如,每天早饭前,父亲打扫客厅和卫生间,母亲打扫卧室和厨房,天天把家里整理地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定期打扫门外与邻居共有的空间的公共卫生,同时也鼓励和督促孩子整理自己的卧室和书桌。这样对孩子会有积极的影响。相反,确有一些家长懒惰邋遢成性,家里总是一片狼藉,对楼道的公共卫生更是不闻不问,对邻里的困难和疾苦漠不关心,这些举止对孩子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