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使跌落 于 2012-6-12 19:52 编辑 8 E4 o( N& B+ s: a/ l
. k9 L+ H7 k5 K$ k今天秀的是我们海滨城市的经典菜式“炒薄壳”,希望大家能喜欢。. h4 s6 m& Y7 G% A0 B/ c
9 h! j3 g% T- v+ V' [% e* P0 ^( n' r
准备材料:
8 q' k* s0 q& ~! O. Y( c2 c5 H- C8 Y, \. R
薄壳1斤 盐适量 蒜头2粒 九层塔适量4 V# j" W8 g5 ?- f6 T) B
$ h0 O1 k( K9 f# L1 Q
% x3 y- b' l% ]7 v( u- O( ?- J$ D5 @; C. X" _/ O, A4 U
开始教程:
+ o6 f/ l, n6 {, p1.开大火,锅里放点食用油,先爆香蒜头跟九层塔 2.然后加入”薄壳“进行翻炒,并且加入适量的盐 : J. Y. y9 l5 P+ f3 e
3.翻炒到”薄壳“都开口了,就可以起锅了。
5 H" \* Y) ^/ u- [
& T0 m. z2 ^& t* a3 c
看着是不是很简单呢,而且味道很鲜美哦,我家儿子很喜欢吃的,现在贴上给儿子剥了”薄壳肉“给孩子下饭的照片 5 C( j, i2 |& z* b2 ?
再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潮汕特有”薄壳“的知识:
! v: U+ ^& z% F7 p/ J* B, l0 X( ~2 N
' f; y$ G( T' h1 \贝类海产品,因壳薄故名。学名寻氏肌蛤。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常成片粘连在一起,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每年8-9月产卵繁殖。幼苗生长到翌年清明节前后便可移播放养,至8月开始收获,10月基本收完,一般亩产1.5-2吨,高的可达6吨。养殖薄壳是潮汕首创,是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主产于饶平县的汫洲、黄冈大澳、所城大港,南澳县的的后江,达濠区的广澳等地,以饶平县为最多。薄壳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野生和人工放养2种。 每年霜降节气前后,薄壳首次产卵,称降栽;小寒节气后2度产卵,称寒栽。这两批卵皆在冷风冻流中产下,任其野生野长,先天不足,长势不佳,春暖后陆续采起作为对虾和鸭的饲料,进入夏天才择优上市。立春节气后产第3批卵,称春栽,最优良,放养后于端午节前从浅滩采起,匀放入水深、流畅、海生物多的海域,大暑节气后便可陆续采起,农历七八月最肥大。采时须有特技,船泊于沧波上,放1个由大索击挂的巨网下海,采者冒着寒冷晨风裸体潜入海中,两手握割刀,憋气倒爬力割而推入网中,船上的人适时将盈网薄壳连人拉上,把薄壳倾入大竹箩洗去泥土,另换人下海采割,如是轮流作业,至潮涨时满载而归。 薄壳也称海瓜子,生在海岸边的一种贝壳类海鲜,潮州方言就叫薄壳,。薄壳是一种壳极薄,味极鲜的贝壳,其结构很像葵瓜子,薄壳跟瓜子一样,吃的不是内容,是个味儿。新鲜的薄壳倒入热油之中,翻炒数下,贝壳便打开,可以看到内里一小点嫩黄的贝壳肉,赶上肥美的季节,那肉还带点子红色,可以算做是膏。炒薄壳必配一种叫“金不换”的香草,这种香草与薄壳的香味天然融合,俨然已经成为薄壳的一部分。炒薄壳而无“金不换”,犹如吸烟无火,不吃也罢。吃薄壳跟磕瓜子一样会上瘾,令人停不住叫了一碟又碟,吃到最后不见人,只见一堆壳,潮州人谓之“薄壳山”。薄壳不是昂贵的贝壳,出产的季节,每斤5元以下。但过了季,或者离潮州太远就没有鲜活的薄壳可吃了。要吃也只好吃咸薄壳,是用盐或鱼露腌制的生薄壳,咸薄壳也是一道味道绝佳的菜肴。 薄壳还有另一个美称叫“凤眼”,你看它长得多像一只只凤眼。 7 q/ @7 k7 h% z/ u8 X) ~: t)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