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1 | 浏览: 1279 |正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3-05-07 
帖子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5:3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懵懂傻爸 于 2014-1-23 15:39 编辑
$ c  q" ], K! B1 ?3 p9 k& I
! C3 O6 L, X* Q5 H
在给孩子贴上“记忆力不好”的标签之前,家长们其实应该问问自己:“我了解什么是记忆吗?”

$ _; E: o- b& l$ |& ]. ?+ _

原图.jpg

5 h3 c; ~9 d0 @- Y

4 v, Q- h! |" \% X. W

3 O2 ~" ~! D* S( ]( K
1.再认——对学过的知识有熟悉感% x1 H4 k1 _: o( Z$ d+ }" c- F, e% [
: ?8 k. ]6 r& s* F' Z7 F& O; o. G
做个小试验:把一首孩子不能顺利背出来的儿歌念给他听,他肯定会大叫:“我学过的!” 其实,记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回忆,即他背诵出了这首儿歌。而记忆的第二种形式:再认即对学过的知识有熟悉感,就可用段首的例子说明。在再认的基础上稍加努力即可达到背诵的程度了~此时家长一定要给与鼓励!
1 r; V* s; X+ `8 j
2.记忆不是一成不变的。
0 `( k" J' c' G- I( _! g* y

9 y) X6 n: A; p- R; h" H
我们常常会发现:明明已经记住的东西,可过段时间再检查的时候发现忘记了。其实这是在提醒家长:复习对巩固孩子的记忆非常重要。
  G, o7 Q/ H2 k2 c

0 ^$ |3 D3 }6 i; w7 s2 n7 B
3.总是将孩子的记忆力与“学习”联系在一起。8 @" m* O3 E+ T5 ~

, e! l7 k& D  `7 ]) f' d6 n
如果孩子记不住老师教的东西,家长就会觉得孩子的记忆力不好。实际上,如果家长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有一天,孩子突然毫不费力地背出了一首在孩子中很流行的童谣。其实,这主要看您怎么理解“学习”这两个字的含义了。
; J6 }1 w2 }' E- y
/ K  w3 D( L$ d! X
4.年龄越小,脑子越管用,小孩子的记忆力应该比大人好。
* W8 o- U- a  c
& M% U+ B& u( o% |. \( h" v
然而,心理学实践证明:由于孩子常常不能有意识地识记,所以在同一时间注意到的信息量要比成人少,他们主动运用联想、分类、组块等记忆策略的能力还有待发展。也就是说,孩子的记忆力实际上是不如成人的。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经常和宝贝儿开玩笑说“我都记住了你怎么还没背下来……”,或许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8 Q% p% m. `6 I' A
6 @- O/ @% I0 @
5.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睡觉- j8 q" h' C6 _% M/ @
7 \0 j1 K1 N8 M: M
先不说孩子,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数学题做多了,晚上做梦也梦到都是数学;白天英语学多了,晚上做梦说梦话都用英语来说。这种情况,一般都会用“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来解释。其实,睡眠有助于大脑吸收新的知识,很多研究表明,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也没闲着,忙着巩固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的记忆,并且将这些记忆与我们已经知道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所以说,好的记忆力一定要有好睡眠作保障的!

" a; N, t7 [% l6 U. f
, \9 }- [5 h' n" c7 I1 j
1 L5 X' I$ K+ k7 o* o2 b. Q2 E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宝宝生日
2013-06-16 
帖子
240 
确实如此,生活中很多爸妈都被当年自己学习的观念所蒙蔽了,其实,在教养孩子的路上,家长首要了解孩子、懂孩子,然后懂自己。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对于孩子的记忆力,你了解多少?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1548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101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