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 p3 C5 |3 ^/ H' {: U9 Y! {5 u
! s+ a4 z% c! }# @0 c大概因为长久以来与孩子接触比较多的缘故。小孩子碰到我,可以一说说个不停。于是,我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的“聊天技巧”:我到底是用了什么魔法,可以让孩子愿意向我诉说?其实这些小技巧一点儿也不困难,你也可以做得到! ( `1 k) \# m: J, f2 \6 H
+ j+ L$ s$ k4 a7 D0 G7 |
4 Z* X9 Q6 T1 A- _! n8 ~
[size=1em]一、问“小”不问“大”
& F: ^. B2 f# [
0 E# b/ X& d5 M$ {. I: q9 v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而且不妨从细节开始。 K. q) V! w" L
0 r* g2 c6 K1 l+ O/ ?/ B# _+ ^
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这种问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还好。”“没做什么!”这样会让聊天很难持续下去。4 r8 ?) L8 d7 X" a+ [
) V4 i) z3 G8 L8 R- {+ @- c你可以改问:“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自然、音乐、国语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接着?:“喔!那自然课今天教什么?”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聊死了!”“喔!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 v9 }; N) ^9 ]7 X) B
- b/ N! ]2 F$ x
以前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孩子聊天的开头常常是:“今天的营养午餐(或点心)有哪些呀?”““你们班上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慢?”由一些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这些问题简单易懂,孩子通常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不会感觉到压力。
9 p3 Q3 F" b5 P ! S& E# a" T6 E! `. W: z" k6 P% M
[size=1em]二、从别人的事谈起
# N6 ]4 B7 D$ n
0 A0 A, {, @8 Q6 {6 z7 ]从“别人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聊天方法,比方说,孩子会告诉我班上谁吃饭吃得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功课最棒、谁今天又打了谁等等。当然,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窥见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然后了解孩子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身心状态去处事。! }) n" m) |5 q0 @6 C
0 F/ h, f5 D% T0 A$ v( ^8 K: R+ U
[size=1em]三、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 R3 I) C: U2 Q# Q5 b8 J( Z/ J, `; @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的一个状况,就是大人常常喜欢否定孩子的感受。比方说,当女儿说:“自然课无聊死了”的时候,我绝对不会接着说:“自然课不无聊啊!天气、气象是一件很有趣的东西……” ' e; ^5 K, e/ X$ h9 j
2 S/ N# u- B- e# X2 B I' X
只要你这么一说,这个话题就聊不下去了!因为当孩子觉得你并不认同他说的话时,他后面的话很容易就咽了回去。 8 `" i1 s: W) J2 k* Z# _& I& \- e
& m5 E1 |; U" U Y6 u3 {
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自然课很无聊啊,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
6 }4 y9 I7 V' T$ u+ F$ m5 ` l
& i& I" i0 w" l9 ?& Y \- {" G, v: F1 m“因为我本来以为自然课可以做实验、看酒精灯之类的,结果都是坐在教室里上课!无聊死了!”
: m6 i g6 e9 ]* A* \, H* ]+ K. D8 K: @' X4 {, q
保持中立的语调、同理感受他的感受,往往可以让你 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0 J W6 d. h/ {& U) w! E ; x. F( |( ?1 |: ]6 X
( m. j" B) u. M8 v+ U6 ^
[size=1em]四、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 [# I7 q& `, T: F, b0 \
% `5 p% d* L8 g0 s+ Z8 I和孩子聊天,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只要沦落到说教与听训,那就没趣到极点了!所以,聊天时可以对对方、对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多询问、少 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就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绝地继续下去。
( G4 L2 m2 |* P7 [
0 a% R; M# K! K6 t比如,孩子说:“妈,**今天打我。”
- M8 S5 X* P5 a
; q8 Z8 U0 x7 |' |“喔,为什么?” # B2 H: ?! i" x! T* k
* A$ g3 G' r$ L% a# @8 v1 X$ Z) ~4 d“因为我要玩恐龙,他不准我拿。” # N* m$ T4 {: H; j+ ~6 ]
0 m& R3 o$ W- T5 q. o“那你怎么办?”
& P* N/ R$ K6 i( T) D
8 W( U" z+ {: Y$ z“我就去玩别的了。” ) b' K, i, f3 ?" D+ e9 s9 h$ H8 t
2 f+ v, {" }: k0 [: [# b4 a“你怎么不告老师呢?我不是教过你,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诉老师吗?你也可以跟他说,公用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妈妈不是跟你说过吗?” ' o: v1 b- h2 M! Q/ @9 W1 I, M! I) U- j
1 b; }3 @ Q' v" w! I5 x9 g4 |0 W5 |如果是采取这样的聊天方式,那么肯定话题就此戛然而止。孩子最后一定是紧闭双唇,不再多说一句。此时不妨继续询问:“喔,那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不舒服?”或者“那你还想玩恐龙的话怎么办呢?” 7 I/ x2 I% M( b( o- Y+ {) X. k
W h( P/ V3 |' h& ~- O% R- a这时,你就会听到他真正的想法:“还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没关系,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或是“我很生气啊!所以我就跟他说:‘我不跟你玩了!’” 8 H! T1 K/ D* z" y5 _
. r% B) M& r4 I
[size=1em]五、注意肢体语言 , z3 O/ a5 H. l) v* [2 s2 \# Q
3 _; k- i7 I3 X1 c; M( r$ |8 v
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除非是在开车的时候,否则我在和孩子聊天时,都尽量以平行的目光注视着他。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拉着他的手坐下来。即使是手边在忙着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讲话时,也必须要时时转头看他的表情。因为注视别人、专心倾听,就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说话。
* \4 y3 }* d ?
; w: g) m$ y* Q* }4 L, b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一边跟别人谈话一边敷衍地说着嗯、啊、喔;或是眼睛一边盯着计算机一边听他说话,都不是鼓励他好好和你聊天的方式。通常如果我这样做,儿子一定会抗议:“妈妈,你都没有在专心听!”9 \# `. n9 u0 k6 Y p( o& p' O0 V
( f0 ~! `/ q. d; g) ?0 j另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搂搂他的肩,搓搓他的颈背,顺顺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背等等。通常,对有一定熟识度的孩子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都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 Z6 i8 |, Q8 J" \4 t# ~9 _3 E, m
& `* c3 O+ \4 A0 ^/ q& j6 i8 t
$ P6 A" r* l/ p7 {( N) f0 B, D: c: K
* k3 Y; F A* L3 k/ T" ^& t) u# K3 f4 R c+ m) r
- l0 b: H" o6 ~$ B
) O0 F& w/ q+ H% O- f: ~
X# B) v" y3 T6 E% H4 O0 G$ o9 I& I1 _8 q% {+ t% f
|